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 医生集团 (源自医学科技频道 野夫)
【导读】医生集团是去年今年异常火爆的概念,很多创业者和风投们提起这个概念都疯了。而医生集团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真正的事实也许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样乐观。从医生集团出现之日起,其发展就遇上了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严重制约了医生集团的运营和发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存在医生集团发展的土壤。
自从第一家医生集团出现后,这种新生事物迅速遍地开花,如今已经很难统计出确切的数量。大家热衷于组建医生集团的目的,无非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以为只要有了这样的架构,便可以轻易将医生们组织起来赚钱。而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营后,医生集团的状况似乎并不乐观。多数这样的机构甚至连清晰的商业模式都拿不出来,即便对于那些有了些业务的医生集团来说,生存状况也令人堪忧。医生集团本来是一个很被看好的架构,为什么运营起来会如此艰难呢?其困境可能与如下的因素有关。
资料图(源自网络)
其一,医生的来源问题。医生集团要想开展业务,首先必须有医生,这是其存在的前提。对于这样的前提,医生集团的发起人往往比任何人都清楚。于是几乎所有的医生集团都会疯狂地劝说医生们加盟。加盟的医生越多,发起人会越开心,而当用这些数据去说服投资人之时,似乎也更有说服力。
如今随便找到一家医生集团,他们都可能拿出一个非常可观的医生加盟人数的数据,这是他们经常拿出来炫耀的资本。但这样的数据经得起推敲吗?即便医生与医生集团签订了白纸黑字的合同,医生就会成为医生集团真正的员工吗?这实际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加盟医生集团的医生一般都来自较大的公立医院,尽管多点执业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许可,但公立医院的医生要想参与医生集团的工作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医生集团加盟的医生们,如果不是完全脱离体制的自由人,那就几乎构不成有意义的医生。这种医生的存在对医生集团实际工作的开展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而与移动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一样,很多医生集团加盟的医生只是挂了名而已,其本人根本没有参加过任何医疗活动。这样的医生与其说是医生集团的成员,倒不如说是路人甲,其实都是真正的僵尸用户。这些医生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忽悠风投,而一旦风投们真正觉悟的时候,则什么价值都没有了。
其二,医院的问题。医生集团只是个中介机构,尽管某些先试先行的地区发了些高大上的牌照,却依然改变不了这种本质的属性。医生集团不能自己开医院,于是就必须依托医院开展医疗活动。三甲医院会与医生集团合作吗?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对于小的公立医院,医生集团又不屑于与之合作。至于民营医院,由于其口碑实在是太差,因此医生集团也很难与其走在一起。没有一个好的医院给医生提供执业平台,医生集团的老总们总不能天天在各种网络、各种媒体、各种社交平台、各种路演、各种巅峰论坛上吹牛逼吧。
其三,病人的问题。医生集团提供医疗服务,服务的购买方是病人,所以医生集团要想生存,必须有病人来源。一般人会认为,医生集团的病人来源有三种,第一是医生自带的病人,第二是靠医生集团名气吸引的病人,第三是执业医院自有的病人。
医生自带的病人往往被估计的非常严重,因为医生多来自大医院,有一定的名气,有固定的流量,病人理所应当会跟着医生走。但是,在当今的医生环境中,病人除了看医生的名气外,更会看医院的名气。如果医生把自己的病人带到同样级别的医院或者更有名气的医院完成治疗的话,病人会欣然接受,而一旦到了级别较低甚至民营医院的话,病人就会犹豫了,很多人会极不情愿。此外,由于医生自己的医院对此行为会极力阻挠,使得医生很难将自己的病人带到医生集团的执业场所实施治疗,所以来自医生自己的病人是指望不住的。
医生集团是一种被炒作得很高尚的名字,创始人们常常会把自己机构与民营医院甚至莆田人开的医院完全割裂开来,以为仅靠医生集团这张名片,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口碑,就能逮到无数的病人。其实这种想法非常天真。如今民众看病只知道三甲大医院,没有人知道医生集团也会看病,所以要想让民众养成这样的看病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很多医生集团的经营者会把病源寄托于合作医院上,认为只要这样医院有病人,医生集团就可以提供足够的医生资源完成经营。这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如今除了三甲医院之外,任何一家医院都缺病人,他们连自己的医生都吃不饱,怎可能让医生集团来分这杯羹呢?
医生集团没有病人,就等于没有服务的对象,没有服务对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病人的问题始终是最让大家头疼的大问题。
其四,技术问题。医生集团提供的服务是医疗,而医疗是最讲究质量的,因此要想在医疗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医生集团必须有过硬的技术。为了有这样的技术,医生集团可以网罗大量知名的专家加盟,但专家即便加盟了医生集团也不可能过多参与具体的业务,这会使医生集团整体技术水平大打折扣。有的医生集团的发起人本身也许是某一专业的高手,但本国多年来民众的思维习惯是,真正的高手来自大医院,而不是民间。任何医生只要从体制内全身撤出,其头上的光环都会即刻消失,即便其技术依然一流,也不会有太多的病人相信。医生集团的技术不能让民众信服,谁还会放着大医院不去而非要光顾医生集团合作的小诊所呢?
其五,政策问题。多点执业政策是催生医生集团的直接动力。但在如今的体制下,医生要想积极投身于医生集团的工作,会有很大的阻力。这说明政策并没有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真正的便利。而在其他的政策方面,比如医保政策,医生集团如何能分享政策带来的红利,是很多医生集团们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此外,在医生集团与合作医院的关系问题上,政策也没有对相关的细节做出任何有益的说明,这使得很多事情不得不成为摸石头过河的游戏。
医生集团的出现,给广大医生带来了走出体制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这对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现实中有太多障碍难以克服,使得这样的尝试困难重重。如今虽有医生集团尚在极其高调地吸引投资,打造品牌,做些貌似很体面的尝试,但深层的制约大家都清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的体制下,医生集团没有存在的土壤,所有的尝试都将以失败告终。
长按二维码关注第一健康报道官方微信
(责编 秋时雨)
标签:医生集团
-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