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丨秋行春令 润燥养收
2023-09-23 21:05:51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董思宇)


640 (3).png


2023年9月23日,农历癸卯年八月初九,14点49分,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


秋分的“分”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平分秋色,将秋季共90日平分;二是太阳直射点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分。秋分过后,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南半球反之。


古人认为,雷始收声,秋分一候。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逐渐阴冷寒凉,水气干涸,天干气燥,夜间无云,河流湖泊的水量开始变少,虫蚁开始为越冬蛰伏做准备。


癸卯年秋分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秋分到立冬45天气候特点是:“秋行春令”。之后立冬到小雪15日是“冬行春令”。不利于收藏。秋分进入五之气和四运,五运六气对气候和人体的影响因素如下:


癸卯年中运:火运不及


在泉之气:少阴君火


五之气客气:厥阴风木


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


四运客运:太羽(水运太过,水生木旺)


四运主运:少商(金运不及,火运反盛)


640 (4).png


《黄帝内经》讲:“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民气和。”


意思是仲秋之际来的是春天的气候,本应秋寒秋燥的时节,人们体感温和,秋风袭来之时,却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本应草木枯黄凋零却出现生发的春景。气候应凉不凉,阳气当收不收。


在这个疾病易发的“多事之秋”。饮食阴阳调和尤为重要。特别是肝堵之人,当下“金木相搏”,对于心脑血管梗症和溢血症的风险加大了。当身体出现局部发紧,或者头懵、头胀,左侧头痛、牙痛、出血症,需要格外注意,及时舒肝。


秋行春令,关键在于“春”字。春生风气,五行应木,五脏应肝,六腑应胆;肝主筋,肝主情志,肝开窍于目。


肝主筋,身体所有筋膜、筋腱(包括心包膜、血管壁、每个肉丝外面的包膜都属于筋的范畴。)都归肝来管。秋季金气旺,春令反行,使金木相搏,则木易受伤。最近眼睛不舒服、太阳穴疼、偏头疼、鼻子干、胸闷、胸痛……肝、肺系统是这段时间重点保护对象。


1、肝主筋,膝为筋之府。古人称自己居住的房子为府上。所以府可以理解为房子,意思是聚集最多的意思。当下膝盖酸软,上下楼无力的人,一般是老年人和肝气虚的人(包括小孩)。此类人,睡前可以饮食微补肝气,少许人参尾即可。注意此时饮食补气不能多,一般就是舌尖舔一点,0.1-0.2克即可。


为什么这么少也能补气呢?睡前播下一粒种,到了子时23点一阳生时,种子生根;1点丑时肝经旺,种子破土;3点寅时立春了,种子就发芽了。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第二天早上阳气就慢慢地一点一点补上来了。这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如果秋分后,仍然大汗淋漓,前胸后背热、腿脚热,晚上睡觉怕热贪凉不盖被,舌头红、瘦、小,唇红而干,睡前应饮食滋阴养血,可以用几滴醋加蜂蜜调和后加少许凉血滋阴食材,趁热饮。晨起寅时或者酉时初,喝一点秋梨膏、酸梅汤之类的酸甘化阴的食材。酸味食材助肺气收敛,泻肝气,利于身体阳气收藏肃降。


肝气盛,内热大者,忌吃鸡肉、羊肉、韭菜、烧烤、白酒等,吃了这类热性助肝气升发的食材,晚上容易燥热失眠。


3、最近肝气盛、金气盛,金木相搏,木气助万物生长生发之力,它想生长但被压制,叫欲发而不得发。凡是晚上23点到凌晨1点醒(胆经堵了),1点到3点醒(肝经堵了)。这两个时辰只要醒了,就及时饮食舒肝、柔肝,还能继续入睡,第二天依然精力充沛。否则,夜里醒了一次就再也睡不着,可能熬到四五点才又累又困,那么影响第二天工作学习,一整天都会疲惫发冷。


640.png


4、肝主情志,肝开窍于目。看一个人身体如何,是失衡的还是逐渐恢复平衡的,首先看眼神,神为心之苗。一个人脾气不好,或爱生闷气爱委屈,或烦躁爱发脾气,眼神不欢畅,都是肝堵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的眼神欢畅,眉目舒展代表开心,不欢畅、眉头紧锁代表心是封闭的。


五脏六腑之中,心为君主之官。心开则明,心开明了,就代表我们身体里住着一个开明的皇帝领导群臣百姓,国家必然是昌盛的。


心怎么开,关键在于肝。肝通畅了,心就开了。爱皱眉头的人,印堂有川字纹的人,总是不耐烦不高兴的人,尤其是有眼袋又爱皱眉的人,是肝、心都堵了。眉头皱在一起,是心脏堵了,眼袋鼓鼓胀胀的是肝堵了。


这个时候饮食怎么调理呢?建议在午时、戌时、丑时,饮食舒肝。肝通了,心也通了。眼神欢畅柔和了,就没有脾气了,心开了,心主血脉,气血运行随之加快,身体就发生好的转变。


5、肝、脾气虚者,气不足,营养物质就无法充分燃烧,容易堆积在某个地方,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形成疙疙瘩瘩的东西,可能是肿瘤,可能是结节,可能是囊肿,无论它是什么,我们都把它看成是没有被充分燃烧的营养物质。


营养是把双刃剑。“营”是名词,指的是脏腑各个组织器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如同汽车产生动力需要加的汽油。“养”是动词,指的是发动机燃烧汽油的过程,在身体里代表吃进的食物从固态变为液态,最终气化的过程。


如果汽油充分燃烧,就是好东西,能给车提供动力,如果汽油没有充分燃烧,就是堵塞的垃圾。在人体里,气不足的人,营养物质没有被充分燃烧气化,就无法被人体吸收,容易形成痰饮,造成痰湿体质或者湿热体质。


所以我们要尝试慢慢改变观念,中医是以人为本,从人这个生命体出发,生命体需要什么提供什么?而不是学西方营养学,关注各种食物的营养物质,再有营养的食物,给不需要的人,对身体都是一种多余的负担。


那么身体上爱长疙疙瘩瘩东西的气虚之人,要注意减少饮食的摄入量或者次数,慢慢补气,每天把吃进的食物充分燃烧,还有多余的气再去燃烧曾经堆积的营养物质,慢慢的疙瘩、肿块可能就会变小。


最近45天要谨慎饮食,避免营养物质过剩,特别是肝堵之人,防范肿瘤,特别是肺部。


202009221027388086498_副本.jpg


6、春气上行,金木相搏,导致肺的肃降功能失司,那么以肺为主的疾病也会多见。经过三年大疫,大多数人肺部受过损伤,解决肺气壅滞最好的方法是寅时晨起,热茶灸宣肺。除了生态绿茶之外,砀山梨、熟的银杏果粉,去芯宣莲都是当下利于收涩、平喘、固精、藏阳气的食材。肺热燥咳无痰之人可于寅时茶灸前后,饮食润肺。


7、肝气盛了,脾胃自然虚,因为肝木克脾土。我们要明白,肝胆热、肺热的人,不代表脾胃热,很多人因为肝气盛,欺负脾胃土,反而此时出现脾虚症状更明显。所以很多人出现脸红、眼白发红、耳朵红、舌头两侧红,但是嘴唇是苍白无华的。


那么养生的基本原则就是四时健脾,勿吃生冷,热饮热食,饮食适量。如果肚子不舒服,小肚子后腰都发凉,及时用香料袋贴敷。可以通过花椒、肉桂等植物的辛香发散之气,快速补充脾胃缺失的阳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状态是意会的境界。多即无穷,大意味着多,多意味着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就是空。即无穷莫测,故实则虚之,乃阴阳平衡之道。


(责编 薄荷)

标签:
节气养生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