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董思宇)
2023年8月8日(农历壬寅六月廿二)2点22分,太阳到达黄经135°,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北半球万物由夏长的繁茂状态,逐渐进入秋收的萧瑟状态。今年的立秋出现在农历六月的凌晨,这代表秋季的金气来的比较早,使田里庄稼的生长时间被缩短,势必会影响收成。
今年夏季前半段一直高温干旱缺水,到了7月底8月初,多地突发暴雨、洪水,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淹没了大片即将成熟的庄稼,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土地、水源、粮食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人是宇宙的一粒微尘,唯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的生存。否则很快被自然淘汰。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民间俗语讲:“立秋正当暑,处暑风渐凉。”意思是说,立秋不等于入秋。此时仍处在三伏天的最湿热阶段,防暑、祛湿、健脾、解郁是立秋养生的主题。
五运六气告诉我们:今年的立秋到秋分,共46天,北半球“秋行冬令”。这段时间北半球“当令之气”是“太阳寒水”,主气为“太阴湿土”,因此,寒热交争成为夏末初秋的主要气候特点。
表现在天气上,北方的寒冷气流逐渐南下,南方的湿热气流北上,寒热相搏之时,易产生错综复杂的失衡之象。天地如此,人亦如此。四之气自然灾害较多,此乃天地之气不和谐之证;人体身心、五脏易失衡,则是阴阳不和谐之象。
立秋节气,由“四之气”和“三运”主导时空。
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
四之气客气,太阳寒水;
三运主运,太宫(土运太过);
三运客运,少商(金运不及)。
气候对人的影响较大,应注意防范以下几点内容:
1、预防感冒。这段时间艳阳天和阴雨天交替出现,时而湿热,时而寒湿,昼夜温差加大,感冒人群有所增加。三伏天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勤换汗巾衣服,防止着凉。特别是阳虚怕冷者,避免肩背受寒引起发烧、咳喘、鼻炎等证。
当下感冒的原因:
一是由于饮食生冷、寒凉食物,使身体内环境寒湿加剧。湿困脾土、寒伤肾气。身体水液、营养物质失去了肾的温煦和脾的运化,难以及时气化运化成为脏腑所需的气血,反而形成痰饮。
从而导致痰湿的身体内环境,人的免疫力下降。若再遇到外感风、寒、湿邪,极易引发感冒。应健脾化湿、温肾暖阳。
痰湿较重时,应避免吃甜食或过于滋腻的食物。胃寒者适当吃辣,有助于散寒暖胃、醒脾燥湿,比如辣椒、胡椒等。
二是立秋节气仍处于三伏天,暑热伤津,阴亏气损,汗出太过,导致内热加剧,出现感冒发烧。(阳暑之证可饮用加热后等猕猴桃汁、西瓜汁清热除烦,滋阴凉血。阴暑之证则用藿香正气。)
三是由于自身血热内热较大,秋凉之气,使毛孔闭塞,内热无法散出,且酉时不收阳,出现热郁之证。面红目赤、心烦热者,饮食方面应少辛多酸、少食煎炸烧烤、点滴滋阴收阳。食酸味食物可帮助收敛阳气(比如肝郁血热者可热饮猕猴桃汁),食清润生津的食物可润肺帮助肺气肃降,比如银耳、百合、莲子、砀山梨、山药、蜂蜜、绿豆、薏米、芡实等。若是湿热较大,手脚心潮热,睡觉喜欢夹着凉席,大小便处湿、痒,则应及时清热燥湿。
2、饮食起居莫贪凉。四之气,气虚之证较为普遍。
经常气虚的人普遍容易自卑、敏感、焦虑、多疑、纠结、紧张、抑郁、小心眼,喜欢自我攻击,或者防御性反击。如果气足呢,人的性情会改变,气补足了,人的内心强大、懂得自嘲、气定神闲,不容易因为一些小事纠结痛苦,自信心强大,不焦虑了。所以说拥有平衡的物质身体,才能拥有平衡的意识形态,身体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当下的炎热气候使人容易贪凉,人的肝气、心气、脾气易受损伤,脏腑动力减弱。应点滴健脾护阳、热饮热食、饮食有节。
可随身携带人参食材以及紫苏姜茶,气虚乏力之时,随时口含人参食材护阳。还可以自制香料袋外敷在寒湿部位。胃寒腹痛、腹泻,可早起用紫苏姜茶温暖中焦。
若是由于高温导致食物腐败,引起上吐下泻,及时热饮炒焦茶止泻,等腹泻停止之后,切勿急于增加其他饮食,应空腹观察半天,给身体一点时间自我恢复调整,适时增添米油调理肠胃,若再无腹泻,仅仅是乏力,可逐渐增大饮食补气的量。
当下一些年老体弱者,应谨慎吃西瓜、香蕉等寒凉属性的食物,由于经过长夏,脾功能的下降,出现全身脏腑肌力不足等气虚之象,(心肌无力、肾肌无力、膀胱肌无力、肺肌无力、肠肌无力、胃肌无力等)一些人因“脾统摄血液不利”出现便血、尿血、皮下出血、月经崩漏、渗血、溢血等证。唯有饮食健脾可补中益气,缓解不适。
3、预防心脑系统梗证。随着秋气渐浓,金气渐盛,金克木逐渐加剧。若出现情志不舒且身体左侧闷、堵、胀、痛,比如左侧头懵、头胀痛、牙痛、眼睛干痛为肝失衡者,注意择时舒肝(比如午时、戌时、丑时)。
若出现持续性胸闷,胸口压榨性疼痛,喉咙发紧,出汗、恶心,很可能出现心梗,应立即拨打120在家人的陪伴下紧急就医。
若出现身体四肢无力、眼皮沉、头晕乏力此乃木气生发无力,可随时用一小口白酒送人参食材,大补肝气健脾气,增强气血循环,助力升阳。世间万物可分阴阳,喜则生阳,动则生阳,香则生阳,善则生阳。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段话是说,秋季这三个月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万物以收为纲。
收阳,要先敛神。我们经常讲“精气神”,最近很多人亏气了,或者说感觉自己身体虚了,气血虚了。血是物质基础,气是物质燃烧后产生的能量。
中医有句话叫:化百粒米为一滴水谷精微,化百滴水谷精微为一丝气,化百丝气为一点神,化百点神为一滴精。
从日常饮食转化为精气神,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单纯说怎么补气是很难的。从每天睡醒了一睁眼就在消耗我们自身的元气,每日的饮食如果吃的得当、适度,也仅仅够人体一天的消耗。
神是人的主宰,五脏之中唯有心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神为气之母,一定是神守住了之后,气才能很好补上来。如果一个心神不宁的人,或者不停的刷手机,不停的费神、想事儿纠结的人,他是很难把气补足的。所以在2024年离火大运开始之后,我们最需要修行的是,如何收敛自己的神。
早睡早起,可助肝气生发、肺气宣发。酉时点滴收阳可使肺、胃之气顺利肃降。既能强壮肾精,又能通利二便。金秋时节,本该天高云淡,气清地明,但由于金木相搏,水火相搏,导致一些人内心焦躁、郁郁寡欢、烦闷纠结。茶灸一下,灸至汗出,经脉畅达,烦郁可解。
其实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的心态要像秋天的稻谷一样,稻子熟了便低头,越成熟的人越懂得低头,越懂得谦卑,以包容、理解来缓解一些矛盾。能够涵养自己的脾性,遇事心平气和、情志不向外越泄,也是一种自律的表现。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