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癸卯清明丨先五味调和 祛湿健脾

芊麟2023-04-04 18:31:05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3-04-04 18:31:05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养生(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芊麟)



2023年4月5日,农历癸卯年闰二月十五,9点12分,太阳到达黄经15°,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清明,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时节,植物返青,春桃初绽,天清地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民间于清明节,春耕春种,踏青祭祖,是思念,是哀悼,是恭敬,是激励,民族自信来自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传承好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在感恩中继续前行。


癸卯年清明是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的第二个节气。处于五运六气的“二之气”。此时应借天之力,顺应时节,生发阳气,调达肝胆,强健脾胃。多去户外活动,踏春采阳,开阔心胸,舒肝宣肺,易动不宜静。


微信图片_20230403173002.png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


二之气,是从2023年的春分到小满,历时2个月。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少阳相火,中运是火运不及,水运反盛,司天之气是阳明燥金。


这段时间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火热之气使气温回升较快,火星带来的热辐射,使人心中总是隐隐的感觉有内热。血热者,受此影响,内热加大,晚上入睡较难;中焦虚寒者,容易出现上热下寒,中焦不通等问题。而火旺的时空,耗肝气太过,特别是一些常年熬夜晚睡者(超过21点半休息就算晚睡。),肝气匮乏,所耗阳气难以补足。


微信图片_20230403173010.jpg


古人讲:“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


我身边有个朋友,他眼睛很大很漂亮,双眼皮。但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的脸面向你,好像在看你,又好像没在看你,就是眼神无法聚焦,不同于近视眼。我们认识了很久,才习惯他的眼神是不聚焦的。


而有的人,不一定眼睛多大,但是就是很吸引人,眼神很抓人,眼睛炯炯有神,好像会放电一样,其实这个给人放电的感觉,就是精气足,透出来的光泽感。这是肝气足的表现。


我这个朋友他平时给人感觉,眼睛没什么光泽,目光呆滞,眼神涣散。你跟他说话聊天,他好像是在看着你,其实眼睛是越过你的身体,在看别的地方,经常你跟他说完话,他也在默默的点头,实际上他也没听清你再说什么,因为这种肝气虚、肝血虚的人,眼神没有焦点。


中医讲聚气凝神,气虚的人,就无法集中注意力,神不容易守住,神游了;或者说肝乃将军之官,气血就是肝所统帅的部队。肝气虚的人,相当于统帅没有了,失职了,部队就会军心不稳一盘散沙,人看起来就是非常精神涣散的。


肝气虚的人,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疑心病比较重,耳朵里总能听到一些动静,总担心有人要抓捕自己。我们见过有的孩子非常胆小,自己去个厕所或者黑一点的地方都会害怕,担心有坏人或者妖魔鬼怪抓自己吓自己。还有的人年轻的时候不会多疑胆小,反而年级越大越胆小、洁癖,不停洗手,总是锁完门又回去锁一遍。这种都是肝气虚的表现。


肝气虚最怕熬夜,有个哺乳期的女性,晚上经常躺着熬夜刷手机短视频,结果天天熬,有一天晚上就保持这个刷手机的姿势突发猝死。人活一口气,这口气耗的太过了,续不上了,可能就会出现危重的紧急情况(比如心衰),实际上就是气虚到极致的情况。讲到这里,就能弄明白中医讲的虚实表里,这个“虚”是什么意思,就是本该有的东西,匮乏了,或者没有了。“实”呢,就是体内有了不该有的东西。


微信图片_20230403173016.jpg


那怎么通过饮食五味来调理肝呢?说到饮食,必然讲到食物的性味归经,中医基础讲,食物有五种属性(寒、凉、平、温、热),食物有五味(酸、苦、甘、辛、咸。)这是古代大医家伊尹创立的。复杂来说,食物不止5种味道,应该有10种,常见的是酸、苦、甘、辛、咸,还有焦、涩、淡、辣、鲜。


酸到极处就是涩;所有焦的东西都是苦的;甘味和淡味的都能补中焦之气;辛味的药食是偏中性的,(有辛凉解表的薄荷、桑叶、菊花、葛根等。还有辛温解表的生姜、葱白、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白芷)。所以辛味的程度可以是偏中性的,而辣就是偏热性的。


那么我们要根据身体不同的需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把食物调和起来。就可以给身体纠偏。在众多的药食中,有些偏性小,不仅可以果腹,还能疗愈身体,吃多了顶多算吃撑了,无毒并不会伤害身体,那么这些药食,就被称之为药食同源的食材。


根据当下气候对人的影响,智慧选则药食同源的食材来饮食纠偏,可使身体随时趋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用起来方便、安全、有效。


调理肝,就需要了解它的特点。肝属木,木曰曲直,向上伸展不喜欢被压制,被压抑,喜调达而恶抑郁。即使他偶尔的委曲求全,那也是暂时的,所以如何顺应肝的特性来调理他的平衡呢?


古代医家讲:“以辛补之,以酸泄之,以甘缓之。”肝气虚的人,用点辛辣的来生发肝气,补肝,助长它,宣散它。肝气盛的人,用点酸味的来收敛一下,柔肝阴,比如柠檬、猕猴桃、醋,都能收敛。肝气生发太快的时候,加点甘味的可以缓急。比如红糖姜茶。姜是辛温散寒暖中焦脾胃的,辛散的功效助阳气生发,加点红糖就可以缓和姜的辛辣刺激。


最近有朋友咨询,流感退烧后,自己总是不停出虚汗,感觉很乏力,怎么办呢?可以用点椴树蜜加上两三滴醋,在茶灸后喝下,或者下午17点酉时初收一下阳。他没有吃任何药,用了此法之后,收汗立竿见影,人也有劲开心了。


如果冬天阳气不藏,到了春天,肝血匮乏者,此时应注意点滴滋肝阴健脾,配合茶灸一起,慢慢滋润身体百脉。


微信图片_20230403173024.jpg


另一方面,二之气容易出现的问题:湿大伤脾,或寒湿凝滞,脾虚泄泻,身重肉痛,腹胃胀满,痰湿水泛,头晕恶心;或湿热熏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里急后重,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脾虚的人,这段时间务必要加强健脾,饮食适度,口味清淡,不饿不吃。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这段话是说,脾有失衡的人,肚子肥满、大腹便便,肠鸣。


肠鸣,其实就是水饮内庭,肚子有水声咣当咣当响,喝进去的水气化不了,变不成水蒸气滋润身体,也运化不了,来不及排掉,滞留在体内,就变成了一肚子坏水,像臭水沟一样,时间久了就发酵了,成了酸水。人口中的口水和粪便中都会有酸腐的臭味。这种人它怨气会比较重,经常心情不好,爱埋怨,抱怨。说话也特别生硬,整个人好像被水泡着都是沉甸甸的。


有的人吃进食物,完全无法消化,吃进去什么就原封不动排出来什么。中医叫完谷不化。


脾虚的人总想吃点东西,总觉得饿,因为吃的东西,没有吸收,也就是没有转化为脏腑所需要的气血。所以身体缺乏热量,总想不停的通过吃来补充能量。人体脏腑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气血,是食物在体内加工后被消化、并且气化之后,赤练成的气血。而脾胃大小肠这些食物加工车间,如果失去温度,阳气不足,动力不足,工作效率就会低下,那么食物不仅不能成为能量,还会滞留成垃圾。


如果是脾胃阳气不足或者肾的阳气不足,就好比把食材放到锅里炒,脾胃是这口带铲子的锅,肾阳就是锅底下的火苗。胃滞着不动,就好像铲子不翻动食物。肾阳不足,就好像火苗不旺。于是就可能出现,食物无法被胃磨碎,那么你吃进去什么样,排便出来时还是什么样。


如果是肠的能量不足阳气不足,可能会出现拉肚子、腹泻,因为食物已经成为食物泥或者一滩营养液的状态,小肠是分辨清浊的,该沉淀的沉淀,该气化吸收的吸收,结果他热量不够,不分拣了,所有东西都混合在一起。可能导致大便稀了。


脾湿的人,总感觉身体沉重,懒得动,舌头一伸出来,水滑胖大,舌苔淡白腻,舌头两侧还有齿痕。这种情况就要注意,体内的伏寒和湿气,如果与时空中的寒凉邪气相应,同气相求,就会出现拉肚子。可能你就是关窗户、收衣服的时候,不小心吹点凉风,马上就会拉肚子。


微信图片_20230403173031.jpg


那如何调理脾呢?


「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最好处于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所以家长千万别催孩子吃快点。 那么平时吃饭太快,囫囵吞枣,狼吞虎咽,肯定是会伤脾的。有的孩子从小吃饭都特别急,生怕吃完这一碗,抢不着下一碗。呼噜呼噜就把饭菜都倒进肚子里,根本没用牙嚼。


这个嚼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把食物从大块变小块,并且每嚼一口,食物充分的与口腔唾液酶融合。嚼成食物泥了,再吞到胃里,就帮胃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从大到小这个过程,就是中医思维中,消化的“消”的过程。而化的过程就更为复杂,还需要温度的加持。


那么吃什么可以补脾呢?甜的食物可以补脾。甜则气缓,就是慢悠悠的状态。现在市面上甜食太多了,甜食吃太多就会伤肾。所以湿气特别重的人,就不适合总吃甜食,甜食偏粘腻,吃的越多,人越不爱动。一天当中,一日之春夏适合吃甜,到了下午或者晚上就不适合吃甜食,吃点酸的、苦的、咸的对身体更有利。


脾喜燥恶湿,当身体湿气大的时候,需要用点辛辣味来醒脾泻湿。有的人一吃辣的就拉肚子,比如韭菜、辣椒等,这就是用辣味来泄脾的湿寒。


苦味的食物可以燥湿,它像活性炭、干抹布一样。可以吸收脾的湿气。中医有个名方叫四逆汤,专门泄脾内阴寒的水湿痰饮。当一个人积聚太多的水湿阴寒的时候,四肢出现厥冷气血无法正常循环,这个时候就需要祛除脾的湿寒之气。


微信图片_20230403173036.jpg


除此之外,多晒太阳,做艾灸(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适量运动,都可以健脾补气,用一些芳香之物也可以醒脾。比如我们每天清晨茶灸,以茶气熏五官头面,就是以明前茶的芳香之气化浊,明目醒脑。或者用的大红袍花椒自制香料袋,贴敷在身体寒湿较重的部位,就能用食材本身的香气,置换出身体的湿寒之气。


清明节过后,最佳养生饮品,便是“生态明前茶”,此乃上天赐予的厚礼。生态,意味着集天地之灵气,天真自然长成的茶树,远离城市污染,不施农药化肥,无人工栽培,在最自然的状态下长成的茶树。其生发出的嫩芽尖,犹如初生的婴儿,虽然弱小,却生机勃勃,蕴藏着天地间阳气生发的力量,非常珍贵,如同哺乳的母亲给婴儿最珍贵的初乳,沁人心脾。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选用生态明前茶,茶灸洗血。每日寅时,用一点冷开水或矿泉水醒茶10分钟后,再取开水沏茶,以茶气熏蒸五官,疏通头面大大小小的脉络。待茶温降至可以入口,以热茶汁为针,灸牙龈,漱口、嚼茶,醒脑通督脉,坚持此法,脑清目明,活到天年。


世间众生,唯有欲望少,对天地心存恭敬之人,才能与茶结缘,茶如人生,不过是学会拿起、放下。愿你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


(责编 薄荷)


关键词:节气养生健康
2023
相关推荐
  • 甲辰春分,北半球春生遇秋杀,解郁扶阳护生机!

    甲辰春分,北半球春生遇秋杀,解郁扶阳护生机!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董思宇)2024年3月20日,农历甲辰年二月十一,11点06分,太阳到达黄经0度,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此时太阳直射点...

    董思宇1小时前节气养生健康
  • 陈珞珈丨二月二龙抬头

    陈珞珈丨二月二龙抬头

    聚焦健康中国 节日(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陈珞珈)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年这个时候...

    周述峰2024-03-11节气文化健康
  • 陈珞珈:“惊蛰”节气与人生

    陈珞珈:“惊蛰”节气与人生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陈珞珈)今天惊蛰,春雷乍响,将万物从睡梦中唤醒。春风送暖,到处开始一片生机盎然,温暖的春天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四季有时,冬天是养精蓄锐的...

    陈珞珈2024-03-05节气养生健康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