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大寒|寒湿困脾 温通化郁
2023-01-20 07:58:16 来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养生(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芊麟)


2023年1月20日,农历壬寅年腊月二十九,16点29分,太阳到达黄经300°,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大寒。从运气学角度来看,大寒节气标志着壬寅年的结束,癸卯年的开始。


微信图片_20230120074914.jpg


【癸卯年全年总方针】


重点养护:心、脾、肝。


气候特点:上半年气候偏寒凉,降水量较多。春天的时候容易有倒春寒,夏天易出现暴冷暴热的异常天气,因此不利万物生长。特别是黍类或麦类,以及豆类谷物长的不好。“生而不长,成实而稚气。”意思是植物虽然能正常春生、萌芽,但夏长却受到一定影响,果实长的不成熟。下半年气候偏热,不利万物收藏。


癸卯年运:癸卯年是火运不及之年,黄帝内经提到:“岁火不及,寒乃大行。”


“火”在五脏应“心”,六腑应“小肠”,火运不及意味着心气虚衰,小肠气化功能差,寒邪伤肾,因此好发心、肾系统失衡的疾病,以寒症多见。


情志方面,人会出现慢感,多思抑郁,心中悲伤不乐,没有喜悦感。再加初之气是“厥阴风木”,遇到了一个专门克制他的严厉上司“阳明燥金”(司天之气),金克木,则导致肝郁。肝气得不到疏发,就会横在两肋下影响中焦运化,出现肝木克脾土太过,脾受欺负。本来脾土的母亲心火可以出钱出力帮他,奈何母亲心火自身太弱,不仅帮不了脾土还会“母病及子”拖累脾土,导致没有饥饿感、口淡无味、泄泻、喘证、肠鸣、腹痛。


因此,三大郁证成为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当火郁(心气虚衰),木郁(肝郁气滞),土郁(脾土壅滞)而这里面的关键是要先舒肝,再通过健脾补肾来强心气。“火运不及之年,水邪侵犯,形成水疫。”可多按揉心经原穴“神门穴”,或者用手少阳三焦经经原穴“阳池穴”配合“心俞穴”以补少阴君火之不足。


微信图片_20230120074921.jpg


引经论述:《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这段话是说,在60甲子当中,有6年是火运不及之年,分别是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在这种年运气候偏寒冷。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气候寒冷,阳气不足的时候,万物就生长不好,本该欣欣向荣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生机停滞,萧条凄惨的景象。这是因为天地之间的阴寒之气太重,阳气不足,不能化生万物。(因此要格外注意二之气,春末夏初之时,给病毒滋生、变异、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需谨慎饮食,加强防护,避免感染病毒或复阳。详细解读,请收听文章顶部录音。)


接下来,黄帝内经原文又讲到在这样的年份,这样的气候下,人体比较多见的疾病。“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这部分内容提到“胸中痛、两肋痛”代表心脏不适,肝气不舒。后背两肩胛骨间和手臂内侧是指的经络循行部位,正好是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简单说就是这些地方出现不适都是和心有关。


不适的症状有哪些呢?心里郁郁寡欢,不开心,神志不清,头脑混沌不清明。声音嘶哑或者失声了,不能说话了。阳虚则水饮内停,湿邪滞留在胸腹,出现肿胀。两胁肋下胀满疼痛,还牵扯着后腰痛。下肢臀部和大腿剧烈疼痛,好像整个髋部和股部要裂开一样。以上诸多种种不适,发生病痛的部位很多,归根结底归属心、肾系统病变。这与天上的火星和水星对地球影响有关。红色属火的农作物比如黍类或麦类谷物就长不好。(荧惑星是指火星,辰星指水星。)


“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最后这里是讲,水主寒,土星主湿,寒气重的时候霜雪天气较多,当气温回升一些的时候,大雨较多,这代表湿土气盛,寒水之气自然消退了。这个时候人出现便溏泄泻,(鹜指的是鸭)像鸭子的粪便一样,不成型。同时肢体萎软,经脉痉挛拘急,关节肌肉疼痛麻木,腿脚无力不能支撑身体站立。以上诸多症状属寒湿之证,代表脾胃受寒湿侵袭出现失衡。这是由于天上的土星和水星对地球的影响。豆类谷物长不好(镇星代表土星,辰星代表水星)


以上就是癸卯年整体年运。虽然依旧不是很乐观。但我们对大环境多一分了解,就多了一份安然自处的信心。


微信图片_20230120074928.jpg



下面我们再来看当下“初之气”的养生要点:


《黄帝内经》云:“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癸卯年初之气:2023年1月20日至3月21日,包含了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客气(又称当令之气)太阴湿土,主气厥阴风木。木克土,地气克天气,天地不相得。气候特点是:春行长夏令。(长夏主湿大,意思是春天的季节来的是长夏的气候,湿气大,整体大环境湿寒之气较重)


在这种阴气凝聚的时空下,天寒地冻,水结冰了,寒雨时降。血热者,容易出现寒包火的现象,毛孔郁闭,内热胀满,小便短赤、黄热,淋漓不畅,甚至出现小便涩痛等、小腹拘急引痛的淋证。而虚寒者,最怕寒湿,身体旧疾易被引发,出现身痛、浮肿、胀满、恶心呕吐、嗜睡乏力,流清涕等证。


这段时间养生之法是:温补阳气,避寒就温,温补肾阳,舒肝和胃,健脾祛湿。特别是过年期间,忌吃生冷,忌吃撑,饭后及时增强脾胃运化。早睡养阴,早起升阳,虽然已经进入初之气,但大寒半个月还处在冬三月,仍然要守好冬藏的最后一班岗。衣帽鞋袜穿暖,避免受凉受风。运动和缓适度,不宜出汗扰动阳气。保持积极心态,身心不宜过度操劳透支阳气。身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疾病都来源于心态失衡,情绪不佳。在阴寒的气候下,即便居家在室内,也要多接触阳光,听一些舒缓养心的经典音乐,通过饮食起居方方面面,提升自身免疫力。


微信图片_20230120074954.png


当下饮食调理建议:


1、守住中焦脾胃,避免湿寒困脾上下不通。唯有吃进去的饮食物能及时运化,才能不在体内形成痰湿。因此,饮食5-7分饱,勿吃生冷,在饭后即刻健脾消食;辰时(7-9点)、巳时(9-11点)温肾健脾;酉时初(17点)可健脾燥湿。


一旦体内痰湿形成,会和时空中的寒湿同气相求,使人的免疫力溃不成军,极易引发病毒感染或者复阳。如何知道自己脾胃运化正常?那就是每顿饭前,到了饭点,自然而然就有饥饿感出现。如果饭前没有饥饿感,说明肠胃里有之前没有运化完的食物。


2、舒肝解郁,保证气道、血道、谷道、水道畅通。木气旺盛会克制脾土太过,因此及时疏肝解郁,再健脾可事半功倍。一旦木郁和土郁形成,可能会出现胃痛、心痛、眩晕、恶心、抑郁多思,头懵头胀,反酸呕吐,浮肿胀满、肌肉板结僵硬,肠鸣腹泻等症状(还有些人,体内湿气大同时又受风了,可能会出现美尼尔综合征一类的表现,头晕目眩,恶心想吐。)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fèn yù] ,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眩晕恶心想吐,属于风证,木土不和。木喜调达,恶抑郁。可以在午饭或晚饭后舒肝和胃,或在未时(13-15点)、戌时(19-21点)、丑时(1-3点)舒肝解郁,饭后健脾祛湿。


3、温肾护阳。肾主一身之阴阳,开窍于耳及二阴,司二便,主水液代谢。一些虚寒之人最近出现尿频,夜尿多,怕冷,腿脚凉,还有一些年老体弱者近期出现四肢肿胀,记忆力衰退、反应动作迟缓,血压不稳,这都与肾阳虚有关。


应注意在上午卯时(5-7点)、辰时(7-9点)、下午申时(15-17点),饮食温补肾阳、补膀胱气。若睡前心里冷,心率低,应口含少许人参茯苓食材,或人参尾。


4、寒湿环境下,对病毒的发展传播是有利的,但对人体阳气和免疫力来说是不利的。对于血热者和少年儿童,应注意每日酉时点滴收阳。


微信图片_20230120074959.jpg



方法:可以在蜂蜜水中加几滴醋。如果孩子唇红、干、起皮,且大便干结的,可以把酸奶烫过之后再食用。或者热饮小半碗猕猴桃汁。


若不收阳,内热大,晚上入睡难、多梦、爱蹬被子盗汗,熟睡后易着凉。同时孩子白天活动多,也更容易出汗,泄阳。往往在出汗后,容易感冒发烧。


“天之大德曰生”在刚过去三年中,我们失去了很多,也对生命、亲情更加懂得珍惜。上天有好生之德,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懂得中医养生之道,顺应天意与自然韵律合拍之人,必然是厚德之人,定能把握生门。


(责编 薄荷)


标签:
节气养生中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