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养生(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芊麟)
2022年12月7日,农历壬寅年冬月十四,11点46分,太阳到达黄经255°,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太阳直射点即将到达最南端(南回归线,南纬23°26′。)此时是北半球最冷,阳气最少的时段。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三月属阴,应固护阴精,不宜宣泄津液,释放阳气。
而壬寅年大雪“冬行春令”(意思是冬天的时令来的是春天的气候,人体感风较多。)此时北半球气候特点是:寒气最重,风气旺,天气干燥。
北方特别是有供暖室内湿度较低。一些人出现内热大,脚盖不住被子,睡到半夜,就把脚放到被子外面了。还有的人出现急躁易怒,血压不稳,脸上出现红疙瘩,入睡难、丑时易醒。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壬寅年五运六气决定的。大雪节气处于五运六气的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主运、客运皆为太羽(水运太过);中运为木运太过。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寒水生风木,木主生发。
五行对应五脏中,木应肝,对应五气主风,对应五季主春。因此冬三月本应万物闭藏时,木星给地球带来了风,风气一动,阳气就跟着往外浮动,肾气藏不住就会走出来,我们体会到的就是有内热了。
这个内热在北方和南方体现是不同的。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有供暖偏燥。寒使皮肤毛孔愈加紧闭,燥的环境易消耗人体津液,因此北方大多出现心肺热,肠燥,肝胆热、胃热、膀胱热等等。
南方冬三月但室内更为湿寒,室外偏凉,同在风气的作用下,毛孔不易紧闭。风夹湿邪容易侵袭体表,因此南方更易出现脾湿、肝木克脾土、脾不运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等。
当脏腑出现内热时,要分清虚热还是实热,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同的问题表现,应归类到相应的脏腑系统。
例如:当下木气过旺,容易化火为风,一些肝气过旺者出现头重脚轻,头目胀痛,眼袋鼓胀、易怒、口苦、不自觉出现轻微摇头、手抖,舌红、眼红、脸红、手指肚红等。如果还有多日入睡难且大便难下,这种情况比较危急,注意日常早晚测量血压、心率。
如有异常,及时去医院约专家检查,避免梗症发生。在家应急自救,可以先用大葱灸法通降肠道,同时在戌时饮食平肝熄风,如果白天精气神较差,容易乏力,上午要加强健脾补肾。
寒邪易伤肾阳。肾主水,水能生木,由于木气太旺,势必会耗泻大量的水气。因此,很多人出现肾虚之象。“肾主一身之阴阳”,“腰为肾之府”。
肾阳不足的人会出现腰背冷痛、畏寒、怕冷之象。当肾阳不足时,命门火衰不化脾胃土,导致中焦脾土腐熟运化水谷的功能异常,人会出现不思饮食,食少腹满,饭前无饥饿感。
脾胃之腐熟运化,全赖肾中一点真阳蒸变,炉薪不熄,釜爨(cuàn)方成。若脾“不得命门之火以生土,则土寒不化,食少虚赢”。
肾主接纳肺气,肾阳虚衰,肾不纳肺气时则出现喘证,且形寒肢冷,自汗畏风。
肾阳不足时,肾水无法蒸化上济心火,使水饮内庭,水气凌心,进而心悸胸满,烦闷怔忡(心中惴惴不安),头晕目眩。筋惕肉瞤(rún,即筋肉抽动之意)。大雪到冬至是心阳最虚弱的时候,当下很多年老体弱者,心脏不适容易发生在子时,若心率低,血压低,睡前心里冷,后背凉,手脚凉,一定要注意睡前少量温补,提升心脏动力,避免夜间出现危险。
膀胱与肾相表里,当肾阳亏虚时,膀胱气亦不足。若开多合少,易尿频,尿失禁等。若合多开少,则水液代谢紊乱,阳虚水泛出现尿少、尿闭、水肿等。
肝肾同源,肾为肝之母,肾阳亏的太狠必然母病及子出现肝气虚,人易出现“怕风、易惊惕、囊冷阴湿、筋无力。”
因此,若出现以上阳虚之证,建议在饮食上温补肾阳、脾阳。饮食补阳最佳时间是:阳明经旺的卯时5点-7点和辰时7点-9点,以及太阳经旺的未时13点-15点和申时15点-17点。
以脚能盖住被子,心里不冷,皮肤不热不出汗,脏腑功能基本正常为宜,切勿补的太过,物极必反。平时忌食生冷,热饮热食,到了饭点不饿不吃,保持腹中有饥饿感再吃。
如果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冬天会出现面红目赤、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眩晕耳鸣,小便黄赤,多欲而遗精早泄,喜欢翘着二郎腿抖腿,睡觉喜欢把脚伸到被子外。这些都是肾阴虚内热,阴精不藏的表现。
肾阴不足时,肝失涵养而虚阳上扰,人则口苦、目赤、易怒。还会导致心火旺,心阴虚内热会出现舌质红、口咽干,五心烦热,入睡难,小孩睡着后不自觉把手伸到枕头下面找凉快。如果肾阴虚不能滋养肺、胃,人会出现干咳或津亏、肠燥便秘,胃火大则唇干裂起皮,口中异味较重。肾阴亏虚会影响膀胱气化失司,出现小便发烫、便血、尿血等证。
以上诸多阴虚内热之证,对号入座。如你感觉到热的时候,其实你的肾气已经跑掉了,阳气是非常宝贵的,在壬寅大雪节气,应注意收阳入肾。当内热大,左侧出现疼痛拒按,或喜冷饮时,头疼、眼疼、牙疼,应及时疏肝。右侧出现热、胀、痛时,应于酉时初17点,滋阴潜阳,可强壮免疫力,避免阳气外泄,寒气趁虚而入。
饮食上选择凉血降内热食材,比如白萝卜、白菜、芹菜等。少吃向外发散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韭菜、白酒、炒货、坚果等。特别是晚餐要清淡,尽量素食。
现在全世界都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率,因为人类饮食习惯的改变对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截至2019年,全球已经累积排放了超过1.65万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美国累积排放0.41万亿吨,占全球累积排放的25%,欧盟累积排放占比22%,中国占比约13%。联合国:少吃肉、多吃素将缓解全球变暖。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提倡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率。
人要吃肉,就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牲畜。而全世界牲畜(打嗝和排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占18%,它们消耗人类的粮食资源占38%。也就是说10公斤粮食只能生产出1公斤牛肉。那么1个吃肉的人所浪费的资源,可以养活20个吃素的人。
如果从现在开始,人类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吃肉,那么每年约减少7.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年排放减少61% 。这将有助于降低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全球变暖带来的各种危机。比如温室效应、冰川融化远古病毒复苏、沿海城市地平线升高,一些物种的消失。
当下节气木气旺,一些植物提前开花,它们将无法抵御下一场寒流来袭。而这也预示着,很多不懂中医思维,不顺应自然生活的人,身体会长一些疙疙瘩瘩的东西。严重者将会出现结节、肿瘤、癌症等问题。这类人身体内营养大于气,痰湿较重,建议以素食为主。重症患者需要的不是高营养的动物蛋白,而是平衡的脏腑系统所激发出的身体自愈力。动物蛋白是癌细胞最喜欢的营养,它们不喜欢植物蛋白。因此吃素的人和癌细胞可以共生共存,甚至可以把癌细胞“饿死”。但吃肉的人,不断给癌细胞提供营养,癌细胞裂变速度极快,将造成人体免疫系统迅速崩溃。
即便吃素食,也不应吃的太多。人吃饭是有惯性的,吃7分饱,留下三分惯性就正好。吃多了以后就是“火”,火太多了就是“炎”。《黄帝内经》讲吃的少补气,吃的多伤气。吃的味淡补气,吃的味厚伤气。所以要想真正保持健康,不仅要学会吃素,还要懂得适度。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