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
2022-09-10 17:41:32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中秋(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陈珞珈)


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北京就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分别建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辟为了四个公园。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宫廷的风俗后来逐渐传播到了民间。


0129c359cc5db5a8012053f86a5cab.jpg@1280w_1l_2o_100sh_副本.jpg


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了“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季节时间,并无节日之意。到了唐代,古代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了。


在我国的传统历法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将每一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孟秋、仲秋、季秋等等,古代书法和国画的落款,都是用某年孟春、季秋等,而不写某日,就是这个原因。仲秋处于秋季三个月的正中间,所以,祭月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好处于秋季的中间(仲秋)和八月的中间,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之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百姓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称为团圆节。中秋时节,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从2008年起,中秋节被国家定为法定的节假日。


2012年9月16日


中秋又见月


又见中秋,银汉迢迢望蟾蜍。明月弯弯照九州,嫦娥九天舒广袖,谁家弄箜篌?轻舞纤纤白玉手,仰慕神难收。夜色斑斓人风流,何处当沽桂花酒?心如秋水自在流,盛世家国长假游,佳酿一醉休!


2017年10月1日


中 秋 节 的 习 俗


 赏  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朱庆余)。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古代严肃的祭祀后来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风气。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店家酒楼都要装饰门面扎绸挂彩,夜市热闹非凡,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赏月的记载,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图片


到了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名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不少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大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但是,宋时的中秋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到了明清时代,中秋节赏月的风俗依旧,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湖北黄石市的“酹江亭”,就是取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的“酹江月”之意。


吃 月 饼


图片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室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坊间市民皆“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特制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因朱元璋是南方人,明代宫廷在中秋之夜大摆宴席吃螃蟹,演出中秋题材的神话戏曲,还摆上一张八仙桌,中间放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今天有些人家也是将月饼切了分给一家人吃。


清代,月饼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经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京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


关于月饼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动手起义杀“鞑子”(元兵),事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但近年的月饼已不见小纸片的踪影了。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了元朝的京城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


2012年9月16日


中 秋 节 的 传 说


嫦 娥 奔 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直烤得庄稼枯死,海水干涸,晒得民不聊生。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教传武艺和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经过这里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全部,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体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也有一说说她飞到月宫里变成了三只脚的蟾蜍月精。)


图片


傍晚,后羿回到家里,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来观望着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在毛主席诗词中,也有“寂寞嫦娥舒广袖”的美丽诗句。


千古传说不衰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还有其他几种版本或说法。一种说法是仙药有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这意外是什么呢?一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一说是嫦娥是好奇而偷食;一说是嫦娥是故意盗之;一说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服下了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褒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传说中月亮里除了有玉免,还有蟾蜍,所以也称“蟾宫”。李白的《朗月行》说:“蟾蜍蚀圆镜,大明夜已残”。边元鼎在《八月十四日对酒》中说:“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唐朝以后实行科举考试,都在秋天考,称为“秋闱”。明清以后的秀才参加乡试,正在中秋节前后,所以中了举人的人,就称为“蟾宫折桂”,在我国的很多砖雕木雕石雕里,都雕刻着这个典故。《红楼梦》第九回里,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


玉 兔 捣 药


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住身体使之不飞起来,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小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升上了月亮,与她永远相伴,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刘向的《五经通义》云:“月中有兔与蟾蜍”。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我们在月夜中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小兔子。


我们在古代小说和戏剧里经常读到“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意思是太阳从西边落下,月亮从东边升起,表示明月来临了。因为传说月亮里面有玉兔,就把玉兔用来代表月亮。古代神话里说太阳里面有一只金乌鸦,所以金乌就成了太阳的代名词。


吴 刚 伐 桂 


图片


当我们仰望明月的时候,经常看见里面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中的吴刚在伐桂树。毛主席诗词中说“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吴刚砍桂的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的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他也不顾对方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的桂树说,它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痴心的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什么难题呢,抡起斧头就砍。可他每次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一直砍到了今天。李白在《赠参寥子》诗里面说:“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就是说的这位痴情将军。


也有一种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说他是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里伐那株五百丈高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得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了,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完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永无休止地砍下去了。


朱元璋起义与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元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足智多谋的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刘伯温是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现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百姓。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苏式月饼中间的那张小纸片,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取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作者: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 陈珞珈


(责编 时讯)


标签:
中秋节传统节日中国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