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
2023-11-02 18:37:29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城市健康(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周述峰)


第一健康报道消息,10月31日,“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城市健康专题论坛暨《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达理礼堂隆重举办。


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年度评价成果


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本次论坛以“融健康于万策 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为主题,旨在围绕城市健康安全与繁荣发展、和谐宜居与韧性智慧、生态平衡与绿色转型等方面,展示创新成果、聚焦典型样本、交流先进经验、促进合作互惠,为我国人民城市建设凝聚共识、贡献智慧,为全球城市发展探寻方案、提供借鉴。


论坛上,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年度评价成果正式对外发布。


1.jpg

图为毛群安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出席活动并表示,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标志。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之基,必然与高水平城镇化、人口高质量发展相伴。健康城市及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产学研用投等各方的参与,特别是高校、智库、专家的智力支持。


2.jpg

图为史宗恺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体委主任史宗恺致辞指出,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首先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建筑都是与众不同的,重庆有吊脚楼、江西有徽派建筑、北京有四合院;同时,各城市的方言极具特色,服饰种类复杂多样,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和底蕴。未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应重点挖掘从学校到城市到国家的文化特征,深入思考文化对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影响,从健康文化视角对标国际城市,构建多学科交叉、多理念融合的指数体系,最终能够反映出来在中国的文明、文化和自然环境下,我们每一个城市融合了文化因素的健康特征。


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北上广在国际城市健康水平对标中已具备一定优势。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长聘教授黄存瑞、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对《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成果进行了解读。


3.jpg

图为黄存瑞


4.jpg

图为李栋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研究发现,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尾部城市显著改善。城市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东部地区城市健康水平表现优异,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三个城市群城市健康水平排位靠前;健康环境指标呈“南优北低”、健康效用指标则呈“东高西低”的格局。


大城市组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深圳健康水平引领全国,厦门、成都、福州晋升引领级行列。头部城市在健康服务、产业、设施具有显著优势。中小城市组中,排名前十的城市总体保持稳定,但位次变化竞争激烈,威海、衢州、湖州、丽水、通化位列2023年度评价中小城市组前五名。


一、总体趋势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结果显示,整体看近四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首先,指数2023较去年相比全国城市健康水平上升2.1%,在296个参评城市中有249个城市健康指数出现上升。其次,从指数水平分级来看,头部城市比例提高,引领级、优质级城市数量增加,较去年新增引领级城市3个、新增优质级城市24个,而排位靠后的发展级、追赶级城市数量有所减少。


二、区域格局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东部沿海城市健康水平引领全国。东部地区引领、优质级城市大幅增加,中部地区提升明显,追赶级城市数量减少。从城市群来看,辽中南、山东半岛进步显著,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城市群健康水平排位靠前,长三角主要体现在健康效用较好,珠三角则是健康环境维度优异,辽中南在健康设施方面比较突出。

 

5.jpg

图1  指数2023全国城市健康水平区域特征分布图


此外,健康环境、健康效用的区域格局特征较为明显,健康环境呈现“南优北低”、健康效用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格局。健康环境产生空间差异的主要指标是空气污染防控,尤其是空气重污染天数,北方问题相对突出。健康效用则体现在居民体质合格率指标,东部地区高于西部。


6.jpg

图2健康环境(左图)、健康效用(右图)区域特征分布图


三、大城市组评价结果


大城市组健康水平四年间稳步提升。四年大城市组指数年均增长1.53%,近半数大城市评价为引领级和优质级,且无追赶级城市。

从城市排名来看,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深圳引领全国,四年来均保持头部城市水平。前十位大城市排名相对稳定,厦门、成都、福州新晋步入引领行列。此外,长沙、太原、济南、南昌、唐山、鞍山等13个城市健康水平提升至优质级城市行列。头部城市在健康服务、健康产业、健康设施上的优势较为显著,尤其是医疗卫生经费保障、健康产业规模、健康设施布局等指标。而福州、赣州、唐山分别在健康行为、环境、效用版块列第一,城市健康多样性突出,各评价板块的单项冠军值得关注。此外,唐山、鞍山、南充排序上升较多,进步显著。


四、中小城市组评价结果


中小城市组健康水平四年来加速上升,年均增长达到1.65%,追赶级城市数量有所减少,但尚无中小城市达到引领级。

中小城市组排名前十城市总体稳定,但位次竞争激烈。威海、衢州、湖州、丽水和通化位列本次中小城市组前五名,中小城市组的头部城市在健康行为、设施、效用方面相对较好。例如威海在慢病防控上表现突出,衢州在支撑设施方面具有优势,通化排名大幅提升,尤其是健康类核心设施排在前列,湖州在健康效用的体质水平上排名第一,丽水则是健康行为方面表现亮眼。


五、城市健康专题研究


1、城市健康水平国际比较


基于全球城市健康评价的热点,《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3》创新性地开展了11个国家共19个国际城市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基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评价体系,选取了医疗条件、生活行为、城市绿化、环境治理、预期寿命5方面共11项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在预期寿命、医疗条件、城市绿化方面具有优势,而国际城市则在环境治理、生活行为方面表现突出。从中国城市来看,北京医疗条件在19个国际城市中位列第一,上海预期寿命位列第二、医疗条件位列第五,广州较为均衡,医疗条件、城市绿化、预期寿命均位列前五名。


2、基于多源数据的养老服务设施分析


为充分了解分析当前国内城市养老设施服务供给能力,剖析“9073”养老格局的设施支撑水平,本次城市健康指数汇总民政、工商、生活消费、在线地图等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了国内首份可动态更新的养老设施清单,尝试摸清实际提供服务的各类养老机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我国长三角和东北地区的老年人均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占据优势,但存在设施供给类型存在差异,长三角城市社区支持养老设施数量相对充足,东北城市则是机构入住养老设施数量相对较多。


3、环境健康价值初步核算


准确核算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人群健康效应和价值,对推动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将环境健康价值充分转化释放、提升地方发展品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指数课题组以成都市为例,探索性的基于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和综合暴露反应(IER)模型,对城市环境健康价值进行计算。初步核算表明在2022年成都市治理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价值为45亿,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带来的健康价值为55亿,约是成都年度医保基金支出的10.5%和13.1%,改善环境带来的人群健康效益十分明显。


4、健康产业趋势观察


我国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日趋明显,核心区域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指标有较大年度增幅。京津冀地区临床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在医药产业链互补性较强,形成了以北京为创新研发核心的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强,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江苏、浙江为两翼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发达,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医药流通体系完善,围绕广州、深圳、香港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发展潜力巨大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成渝经济圈依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等载体,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初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


(责编 薄荷)

标签:
城市健康指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