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上海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促进国内医疗体系完善与发展
2025-01-11 10:35: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外资(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韩利明 上海报道 )


为推动上海市医疗领域扩大开放,1月8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委、市中医管理局、市疾控局联合发布《上海市深化外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下文简称《工作方案》),明确外商独资医院的试点范围、试点数量、试点条件、管理措施、组织实施等。


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个试点省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此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方案,也有外商独资医院已率先落地。


下载.jpg


其中,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官网披露信息显示,2025年1月2日,经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批准同意,广州白云鹏瑞利医院落户广州,成为在国家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新政策颁布后,广东省第一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据悉,医院首期将在广州白云站TOD综合体投资10亿元设置1家500张床位三级综合医院,并于2026年建成投入使用。


当前我国医院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创奇健康研究院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若能够引入新的医疗服务技术、管理模式以及患者服务方式,对于本土医疗而言,的确能够起到借鉴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推动本土医疗的发展。”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人群收入结构呈多层次状态,扩大开放外商独资医院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在医疗服务上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新药新技术、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这将赋予患者和老百姓更多选择,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就医环境,还能推动医疗产业发展,助力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 。”


明确试点范围和试点数量


为进一步丰富上海市医疗服务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上海市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允许在本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但同时,《工作方案》对外商独资医院的试点范围和试点数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具体来看,《工作方案》鼓励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区等扩大开放试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域和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中心城区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原则上,单个特殊功能区和外籍人士集聚区内设置不超过2家。


据蔡江南分析,《工作方案》对于试点区域的划分,可能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这些区域多为外籍人士的集聚地;二是现有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相对稀缺。基于此,优先鼓励在这些地区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金春林指出,“《工作方案》中所选的试点区域经济较为发达,产业与外资联系较为紧密,外籍人士多,能够保障病人来源。同时,规定每个地区外资医院数量不超过2家,有利于避免无序竞争,保障外资医院未来发展,防止资源供给失衡。”


事实上,这并非上海市首次涉足外资独资医院的试点工作。据业内分析,2014年外资独资设立医疗机构的限制在部分地区被突破。2014年7月,原国家卫计委、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因此,许多外资医疗机构迎来了落地中国的契机。


就上海而言,受惠于一系列开放政策,2015年,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作为全国第一家外资独资医院,落地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此外,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公示的资料,截至2024年5月3日,上海市共有29家外资医疗机构。其中,综合医院、综合门诊部占比69%,另外还有眼科门诊部、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口腔门诊部、妇产(科)医院、美容医院等。


有券商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市场上一些合资医院在国内已取得成功,它们的存在对国内医疗体系有着积极影响,通过鲶鱼效应刺激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提升服务标准、加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流公立医院的压力,促进国内医疗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医药中心顾问刘检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现阶段,国家允许外资在中国独立办医,可能是国家在保基本的底层逻辑下,意识到了高端医疗消费需求还是要疏导,而不是进行堵塞。特别是强调拉动内需的背景下,我们要想办法引导外资医疗落地本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作方案》的印发,上海市医疗服务市场或将迎来新入局者。


人才与支付难题待考


从医疗服务需求、医疗管理水平、促进外资投资等角度考虑,允许在全国9个试点省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在业内看来是对外资办医的一次较大突破。不过,构建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并非一蹴而就,仍有诸多难题亟待攻克。


人才与支付,一直都是非公医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关键支撑要素。在人才方面,《工作方案》指出,“允许医院按规定聘用外国医师、港澳台医师、港澳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全院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方(内地)人员占比均不得少于50%。”


蔡江南分析,目前最大的顾虑在于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与专家是否愿意来到中国,“在任何国家,优秀的医疗人才都属于稀缺资源。虽然国外医疗人才来中国进行短期交流具备一定可行性,但让他们长期留在中国执业,可能面临不少阻碍。”


“如何吸引优秀的医疗资源来中国执业,成为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蔡江南进一步补充,“在人员流动方面,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来华签证便利条件,以及国际患者入境签证的便捷性,也极为关键。”


此外,蔡江南还指出,“医疗行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要实现医疗资源顺利落地,还需要在政策配套上发力。比如在先进药械设备和药品的准入环节,国家是否有相应的开放政策至关重要。如果在审批过程中,先进的药品、技术和设备受到过多限制,将不利于独资医院的长远发展。除非针对独资医院制定特殊政策,才有可能改善这一局面。”


而在支付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提及,“符合医保有关规定的医院可按程序申请纳入医保定点。同时,鼓励医院对接国内外商业健康保险。”


在金春林看来,推动外资医院切实落地的进程中,医保政策的革新尤为关键,“对于符合医保条件的项目,理应被纳入医保范畴。更重要的是,能否实行按医保标准支付,超出部分由患者另行付费的模式,这将是鼓励外商独资医院发展的核心政策。”


金春林举例,“假设医保规定床位费标准为100元/天,而外资医院床位费定价200元/天,那么医保可承担其中100元,剩下100元由患者自费。此政策若能突破,将极大地影响外商独资医院的发展。”


“另外,商业保险与外商独资医院的协同发展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外商独资医院应着力引进外国患者及国外保险资源;另一方面,这也能促进国内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金春林补充。

金春林进一步解释,“外商独资医院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产品,能够促使商业保险产品设计走向多元化。特需医疗服务与商业保险发展互为催化剂。倘若缺乏丰富的特需医疗服务,商业保险便难以设计出合适的产品,其发展也会受到制约,而外资医院多样的特需服务恰好能弥补这一空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


粤开证券分析指出,尽管政策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医院成为医保定点机构,但无论从其定位人群还是过往实践(如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纳入医保,报销比例大概在5%)来看,商业健康保险依然是外商独资医院较大的购买方,如果未来外商独资医院加快落地,预计将会为商业健康保险带来一定的增量空间。(原文标题:上海医疗服务市场启新局: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特定区域限设2家)


(责编 薄荷)

标签:
外资医疗 医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