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怎样治
2014-08-01 11:44:24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报道 / 


    近些年,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亚健康人群和很多慢性病患者都非常重视在夏季治疗“冬病”。其中,每年入伏后异常红火的三伏贴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么,您知道“冬病”为什么要“夏治”吗?哪些“冬病”适合“夏治”?夏天能否把“冬病”根除呢?


  “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哪些“冬病”适宜“夏治”


  一般来说,阳虚类疾病最宜冬病夏治。冬天发作而夏天缓解的疾病多属阳虚类疾病,因为冬天阳气内收,人体无力抗邪,于是伏邪受外寒相引而发作。而夏天时阳气外散,受天地影响,人体阳气亦外浮,阳气向外透散的过程中可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因此,在夏天往往伏邪不容易发作。夏季天地阳气外泄,人感之亦阳气外泄,则必然内阳不足,所以我们要补养体内的阳气,而夏季是补阳的最好时机。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冬病夏治的适应证了。冬病包括寒性疾病以及在阴天或雨天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冻疮、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症、慢性结肠炎、肩周炎和颈肩腰腿痛、痛经以及儿童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虚弱多病、体质偏寒等,这些疾病在夏季治疗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哪些人需要夏季治“冬病”


  一般阳虚体质的人应该进行冬病夏治,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不是阳虚体质。那么,如何简单判断自己阳气不足呢?在夏季阳虚体质的人有四种表现。


  一是喜喝热水。天气虽然炎热,但仍想喝热水,而喝冷水则不适。


  二是喜暖喜温。夏天大汗之后即感到身冷;手脚发冷,要盖被子睡觉。这是因为阳气不足,过汗伤阳,阳气外泄,所以反感到冷。


  三是面色苍白。一般人到了夏天面色略显红润,但阳虚之人表现为虚寒之色,甚至于环唇苍白,这是典型的内阳不足之象。


  四是长年大便稀薄。这是因为脾阳虚于内,清阳不升反降。


  以上这些表现有其一者即为阳虚体质,需要于夏之时扶阳治疗。


  冬病夏治有哪些手段


  夏季三伏天是最好的补阳时机,其中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三伏贴广受人们喜爱。三伏贴疗法即穴位贴敷治疗,其之所以多用于夏季,是因为夏季人体毛孔开放,帖敷药物易于渗透皮肤,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动人体积极性,提高排邪能力,使得一些宿疾得以恢复,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此外,中医扶阳、冬病夏治的疗法还有很多,中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典型的方剂有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人参归脾汤及四君子汤等。通过有效治疗,可以扶正抑邪,使病情好转或减轻其发作程度。


  但是,冬病夏治要适可而止,勿过量,以增强元气、改变体质、排出邪气为目的,不以治好大病为目的。况且,大病难以速愈,总需平时细心保养才是。


    链接1


  扶阳汤剂


  四逆汤


  四逆汤出于《伤寒论》,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主要功能是回阳救逆。如果阳气内虚明显,则需要先扶阳气,以增其开表之力,四逆汤正是对证之法。适时应用四逆汤,可以增强体内的阳气,加强机体自我修复能力,这是开太阳的基础。


  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果病人体内有伏邪,既要开太阳,又欲扶少阴,则莫若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扶少阴之本,开太阳之标,是治疗各种大病重病疑难病的极实用方子。特别是治疗肿瘤等大病,温阳散寒是基本思路,非用此方不能建奇功。


  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需要注意体质和剂量,误用往往会引动相火外浮,出现心烦易怒,或者面红目赤,或者血压升高等,当即时停用。如果诸证不减,可配合用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清泻浮火,以缓解症状。此方各一克剂量,开水泡代茶饮即可收效。


  此法不可用于热病以及实证。体瘦身长,或者舌红少苔或无苔,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耳内哄哄者,或平时手足心发热者,多属阴虚阳旺之体,不适宜此法。


  体瘦之人平时相火易上浮,于夏季时往往火旺难耐,亦可用小量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泡茶频服,以清解暑热。


     链接2


  穴位按摩助阳


  涌泉穴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推搓涌泉穴还可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


  涌泉穴位于足底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关元穴


  关元穴就像人体的闸门,将元气关在体内不泄露,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关元穴是固气保健的要穴,每晚双手掌擦热,将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缓缓入睡,可收阴阳相济之功。关元穴位于人体肚脐下三寸。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秋时雨)  来源:健康报


 


 


 


 


 


 


 

标签:
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