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结核病(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李舒晴)
“在我国,平均每2分钟就会发现3名结核病患者,不到3小时就会发现1例耐药结核病患者。”12月8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结核病防控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74.1万例,每年新发耐药结核病2.9万例,位居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三位。
赵雁林认为,耐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疫情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结核病防控。日前,围绕这些问题,九部门共同印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六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为我国结核病防控画下了“路线图”。
新《规划》:强调强化主动筛查的防治措施
“结核病50%-70%的传播是发生在诊断之前。”赵雁林说,如果能够尽早发现患者并给予及时规范治疗,就能大大降低结核病的传播。
新发布的《规划》强调了强化主动筛查的防治措施,提出加大筛查力度,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既往结核病患者、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此外,要在筛查中推广应用新技术,在医疗机构以及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患者首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第一健康报道在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仍以因症就诊为主,然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期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副主任张慧介绍,现有监测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我国肺结核患者延迟就诊的中位数为29天,而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就诊超过14天的患者延迟率约为60%。除了延迟就诊患者,还有未被发现的无症状结核病患者也会造成结核病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介绍,全球的一项文献综述显示,大约82%的结核病患者没有持续性咳嗽,62.5%的患者没有咳嗽症状,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一方面患者就不会去就诊,另一方面,临床医生也不会怀疑结核病,因而导致就诊和诊断延迟,以及漏诊。
基于上述背景,陈仲丹认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系统性结核病筛查对应对病例延迟诊断、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减少结核病传播都具有重要作用。
主动筛查+预防性治疗“双管齐下” 结核病发病率加速下降
会议现场,与会嘉宾给出的一系列实践案例证明,主动筛查能够减少诊断延迟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结核病的社区传播风险。陈仲丹认为,从国际实践来看,当系统性筛查与预防性治疗“双管齐下”,其对于结核病防控的效果是最佳的。他表示,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的预防性治疗和系统性筛查具有很高的重合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建议将系统性筛查和预防性治疗进行整合干预。
我国一些地区开展的实践,也证明了主动筛查对结核病防控的重要作用。张慧介绍,新疆在2016年开始主动筛查工作,特别是从2018年起依托全民健康体检在15岁及以上人群中通过拍胸片筛查结核病,在2018年新发病例快速升高后逐渐下降,目前全国主动发现病例占比为3%—5%,而新疆所有的新发患者中,30%以上是主动发现的。云南作为结核病负担较高的地区,通过主动筛查等多种措施综合施策,其疫情较2005年下降超过了30%。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李进岚详细介绍了贵州省在推进“一老一小”结核病主动发现中的经验做法。她表示,该措施成效显著:2023年,贵州省一共筛查了257万老年人和144万的学生。此外,通过胸片筛查,还发现了一些慢阻肺等疾病的患者,相当于一张片子发现了多种疾病。
新发布的《规划》提出,重点地区要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除了对疾控防控体系等九部委外,还对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农村农业、海关、广电等相关部门都有着明确、清晰的责任任务,对于我国下一步多部门协同开展防控非常重要。”赵雁林说。
《规划》出台后,如何破解新困难?
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李进岚表示,在高流行地区进行主动筛查仍存在筛查覆盖面不广、动员能力不强、落实追踪、随诊不易、基层筛查能力不足等挑战;赵雁林也提出,强化主动筛查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在偏远地区组织筛查难度高、人员培训和经费需要更多支持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桓世彤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患者主动发现范围的拓展,进一步降低筛查的成本。他解释道,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的诊断行业快速发展,比如目前基于舌拭子标本的分子检查技术相较于目前痰标本分子诊断技术价格大幅下降。并且舌拭子能够拓宽检测对象,无论被检测者是否有痰,都可以进行检测。此外,如今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结核病筛查中也大有可为。
陈仲丹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新工具、新技术和新方案的出现,我们要应对产品注册和监管、筹资、国家技术指南、能力建设和服务对象动员等方面的障碍,加快落地进度。他还提出,下一步,我们要在经费筹措和拨付方面保证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费用。
张慧认为,在强化患者发现方面,我们要织密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体检人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地区这“5张网”,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主动筛查措施。此外,主动筛查也离不开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卫生机构能力的提升。
(责编: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