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健康观(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作者许静)
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体现了医学向整体健康观的转移。实际上,整体健康观比现代临床医学的分治观要古老得多。无论是传统中医还是古希腊的“四体液”说,都包含着整体健康观。
WHO在1948年成立之初就提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这就是整体健康观的体现。
作者资料图
20世纪30—50年代,以微观检测和个体分科治疗为核心的现代临床医学的崛起,曾一度打破了整体健康观,使生物医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整体健康运动”又再次强调了整体健康观。
1977年恩格尔(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批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但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因此要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取而代之。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阿拉木图宣言》则再次重申了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并对其内容做了进一步的深化。
结合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来看,亦能看到整体健康观的端倪。
首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按照“一人一策”开展多学科综合救治,把中西医结合作为提高疗效的主要保障,是医学救治的整体观的体现。
其次,医院和疾控系统的密切配合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尤为关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面对这样一场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靠医务工作者和医疗系统,而没有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的广泛动员和人民群众的尽力配合,也不可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这就需要社会管理上的整体性治理机制。
整体性治理已经超出医学范畴,而是一种行政管理理论,也被称为“全观型治理”和“协同政府”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与网络治理、数字治理并称为后新公共管理的三大主流治理理论。从医疗救治到更宏观的社会整体性治理领域,健康传播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都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作者许静,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原文载于《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第6期)
(责编 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