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创新药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韩琳)
2021 年 10 月 22-24 日,由中国新药杂志主办的“2021 第五届中国创新药论坛暨中国新药杂志编委会”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召开。来自政府、企业、医院、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的 800 多位嘉宾和代表齐聚一堂,大会共举办 1 个主论坛、5 个分论坛和 2 个会前会,围绕“关注公众健康和药物可及性”议题开展讨论。
图为活动现场
出席大会的还有北京大学药学院张礼和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中国药学会秘书长王爱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孔繁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处长王海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部长杨志敏和阳长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副处长王佳楠、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处长李萍萍、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会长张伟、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原主任许嘉齐等。
桑国卫主编在大会致辞中指出,面对国际、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既面临新的挑战,也拥有诸多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推进中国创新药发展, 需要以关键环节、重大领域的突破,带动业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希望《中国新药杂志》在推动药物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帮助青年药学人才成长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图为王爱国
中国药学会秘书长王爱国在致辞中指出,为了更好更快实现党中央健康中国宏伟目标,要不断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的顺利转变,为全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做出新贡献。希望中国新药杂志继续坚守办刊人的初心,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与指导帮扶的重要作用。
图为孔繁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孔繁圃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疫情期间药品审评工作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介绍,他谈到药审中心通过对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建立了创新审评机制, 提高了审评速度和质量,保证了抗疫药物和创新药日常审评工作的开展。针对疫苗等应急审评品种,建立了一套严审联动工作机制, 加速了我国疫苗研发的进程。
图为石晟怡
中国新药杂志执行主编石晟怡做了中国新药杂志编委会年度报告,她谈到在过去的一年,在桑主编的关怀下,联合三家主办单位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出版杂志 24 期,发表论文 454 篇。与此同时,策划了 2 个特色专栏 ,共发表论文 17 篇 ,策划出版专刊 5 期。
图为陈志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介绍了疫情下的生物技术药物发展新策略,指出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全球年增长率为 9.99%,其中抗体药物占比相当高,占 62.5%,在我国这个数据是相当可观的,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进口抗体药物已经达 22种,批准的原创性或类似抗体药物有 17 种。
图为张礼和
北京大学药学院张礼和院士做了“迎接核酸药物新时代”的报告,他谈到核酸药物为一个新领域的药物,核酸药物是以蛋白的核酸序列、基因序列作为靶点进行药物研究,这个领域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新药物研发类型,但仍在一个生长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努力使它真正成为老百姓能够用得起的一个药物类型。
主论坛主题为 “如何打造药物创新的生态环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管理处处长王海学对新冠临床试验进展和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阶段性回顾,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副处长王佳楠介绍了临床试验核查相关内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介绍了疫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徐兵河介绍了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现状与趋势,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云涛介绍了中国疫苗的创新研发的相关内容。
图为圆桌论坛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会长张伟担任主持, 以“药物创新的生态环境与协作机制”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张礼和院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原主任许嘉齐、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叶祖光、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杨悦开展讨论。专家们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引起阵阵好评。
大会主论坛由中国新药杂志执行主编石晟怡、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院长魏树源和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共同主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翟所迪主任和北大人民医院冯婉玉主任主持了会前会“大数据下的药物评价”,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报告了“大数据与上市后药物评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杨莉介绍了“中国药源性肾损伤的流行情况与防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源源主任介绍了“大数据在药品循证证据建立上的价值”。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华雪蔚共同主持了会前会“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前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黄云虹审评员报告了“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技术评价体系建设”,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赵春华教授报告了 “干细胞工程如何治未病促健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翀教授介绍了“医学科学转化与创新成果应用”。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符立梧主任和中国药科大学杨勇教授共同主持了“肿瘤免疫治疗与临床试验论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郝瑞敏审评员报告了“抗肿瘤药物研发需解决的共性问题”,浙江大学科研院杨波院长报告了“抗肿瘤药物靶点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符立梧主任报告了“以 PD-1 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增强抗肿瘤作用疗效”,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主任报告了“肺癌围术期治疗临床和转化性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崔一民教授主持了“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与风险管理论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杨志敏部长报告了 “儿科药物可及性与临床试验设计”,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李萍萍处长报告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政策解读”,清华大学医学院杨焕教授报告了“临床供应链管理与风险控制”,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王睿主任报告了“药物临床研究项目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
“药物创新与专利策略论坛”由中国药学会医药知识产权专委会名誉主委张清奎和中国药科大学邵蓉教授共同主持,国家知识产 权专利局马秋娟教授报告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新药专利策略解析", 北京务实知识产权发展中心程永顺教授报告了“《专利法》中保护药品特殊规定的历史渊源及最新发展”,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研究院医药专业委员会黄璐教授报告了“国内企业/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知识产权布局策略”。
“中医药传承与协作创新论坛”由沈阳药科大学程卯生校长、中国药科大学周建平教授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马双成所长共同主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阳长明部长报告了“中药新药药学研究与评价关注的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叶祖光教授报告了 “基于医院制剂的中药新药研发”,中国民族大学庞宗然教授报告了 “民族医药是中药新药研发的宝藏”,论坛还开设了“中药新药投融资环境”圆桌讨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叶祖光教授、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宏参加了讨论。
“药物经济学论坛”由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史录文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冷家骅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国辉主任共同主持,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吴久鸿教授报告了“创新药全生命周期药物经济性评价与预算影响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金雪晶教授报告了“EPRO 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官海静教授报告了“抗肿瘤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进展与思考”,北京医药卫生经济研究会范长生教授报告了 “DRG/DIP 背景下的医院药物经济学评价”,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韩晟报告了“药品综合评价中的创新性维度研究”。
清华大学药学院杨悦教授和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主持了圆桌讨论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文涛教授等专家参加了讨论。
(责编: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