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上火(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徐亚楠)
何谓“上火”
“火”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命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已故国医大师陆广莘曾说过,与人体疾病现象密切相关的 “火”,一指致病因素,二指病理状态。凡病因中的六淫之火,在病因作用下呈现的机能亢进的状态,皆为邪火。邪火是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贼邪,既可由外而来,也可由内而生,是临床常见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其致病特点为动血、扰神、伤津、耗气、生风、动痰、成毒。谈及“上火”,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应对的手段,如服用去火类中药、刮痧、拔罐、放血等等。
“火”是人体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必不可少。阴阳平和之人的“火”亦可称为 “阳气”,其循经而行,如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亦如一日中太阳起落,早起阳气生发,中午阳气隆盛,午后阳气衰减,入夜阳气收藏。《黄帝内经》将火比喻为天与日,可见其对于人体乃至自然万物的重要性。
图为本文作者徐亚楠近照
《黄帝内经》提出“上火”之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七类火证表现,分别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由此可见,古人对“上火”的定义是广义的。故上火的表现形式可有以下几类:
外感表证: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烧。
内伤疾病: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皮肤疖肿、燥热汗出、食积口臭、嗳腐吞酸、大便暴泻恶臭、小便混浊黄赤等。
情志疾病:心烦失眠、暴怒暴喜。
“上火”的病因
内因:
肾阳亏虚之人会有虚阳外越,致心火过亢,易表现为燥热出汗、心烦、失眠、咽干咽痛、面红目赤。
脾阳亏虚之人会导致运化功能低下,谷道不通,易表现为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肝经虚寒之人会导致阴阳不交,阳气闭阻不通,易表现为手足心热,胸中燥热,口唇干燥,阴部潮湿灼热。
外因:
一切外感邪气所引起的表证,如感冒、发热、咳嗽、风疹、湿疹等。
过食辛辣刺激、寒凉食物所引起目赤肿痛、咽干咽痛、大便不畅、皮肤疖肿等。
秋季与“上火”的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1、易受凉而发外感类似“上火”
由外感引起的火热之象,绝大多数为表邪闭阻营卫之气,人体自身正气奋起抗邪,宣畅不彻所现。此时应遵循“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大原则,使邪由表而解。若有体虚者,外感邪气直中脾肾,亦应顾护脾肾阳气。切不可误用寒凉药物。
2、过食生冷,脾胃受伤而生虚火
秋气寒凉肃杀,人体应节气而阳气逐渐潜藏,此时过食生冷极易伤及脾胃阳气,由脾肾阳虚引起的火热之象,亦可称为“虚火”。虚火内扰所致上火如口舌生疮,五心烦热等应以温补脾肾之法解决,切不可误用清热去火解毒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应用后会损伤阳气,加重虚火状态。
3、熬夜过劳致肾虚之火
秋季阳气逐渐收藏,人体若不顺应天时,晚睡晚起、房劳过度、情绪暴躁则极易导致自身阳气无法潜藏而致肾虚内生虚火。表现为腰膝酸软、目赤肿痛、燥热出汗、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此时应调整作息与情绪,并温肾潜阳。
4、秋季干燥易生郁火
秋季气候寒凉肃杀,与春季温暖生发之特点相反,因此易导致人体气血宣发功能减弱,气血津液易凝滞而失于滋润,情绪抑郁而失于舒畅。表现为口苦咽干、口唇干燥、皮肤皲裂、情绪抑郁,一派“自古逢秋悲寂寥”之象。此时宜养护肾精兼以疏肝解郁。
总结
“上火”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阳气浮越的一种表现。必须分清藏腑表里虚实、病情轻重缓急,才可分清补泻之法。日常若见“上火”症状出现,万不可见火去火,盲目吃去火药,或刮痧、拔罐、放血等。
一定要辨明火热来源,结合自身体质,理清病因病机,才能对症用药,得到彻底治疗。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作者为天津老中医医院中医师)
(责编: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