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阴极阳长 潜阳防梗
2023-12-22 12:14:03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董思宇)


2023年12月22日,农历癸卯冬月初十,11点27分,太阳到达黄经270°,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640.png


冬至节气是一年当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空节点,北半球一阳生,南半球一阴生。此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逐渐返回北上,这也意味着北半球阳气复苏,将逐渐增多。


从民俗上看,冬至就进入”数九寒天“了,也就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每九日为一九,数完九个九日,北半球就进入春暖花开的自然景象了。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癸卯年数九


一九:2023年12月22至2023年12月30

二九:2023年12月31至2024年1月8

三九:2024年  1月9  至2024年1月17

四九:2024年  1月18至2024年1月26

五九:2024年  1月27至2024年2月4

六九:2024年  2月5  至2024年2月13

七九:2024年  2月14至2024年2月22

八九:2024年  2月23至2024年3月2

九九:2024年  3月3  至2024年3月11


冬至到大寒这个阶段,气候寒凉,人体的防御功能濒临最低点,心脑血管问题,关节痛,骨头疼、呼吸系统问题,都爱扎堆出现。此时北半球正值冬行春夏令,寒中有温,气候较为特殊。


从癸卯年五运六气的六之气来看:


主气是:太阳寒水。


客气也称当令之气是:少阴君火。


在泉之气是:少阴君火。


主运是:太羽。


客运是:太角。


火星和木星给地球带来风和热辐射,导致万物阳气不藏反升,寒热相搏,地气妄动,新型病毒肆虐,自然灾害较多,需要提前防范。


未来一个月,本该万物养藏,但由于气候导致人的阳气不能内守。


或出现肝气不疏、心火上炎,出现神疲乏力,困倦嗜睡,心气不足;


或肺气不降,壅滞咳嗽,感冒发烧;


或肾水亏虚,腰背寒凉,四肢不温,小便频数;


或脾胃运化失调,腹胀痰多、腹泻、咳喘。


诸多原因干扰了人的免疫系统。当身体失衡到一定程度,很容易感染病毒,出现感冒、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冬至之后养生调理的重点,是调和五脏,疏肝固脾,强健卫气,提升免疫力。遇到多种问题混杂,应明辨寒热大方向,保证三焦通畅、阴阳平衡即可。


640 (1).png


冬至到小寒有三个调理要点:


一是,冬至前后防梗,防心脑血管问题。


二是,穿暖防风,避免风寒感冒。


三是,适当进补,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防梗】


冬至前后,阴气旺盛到了极致,这时候是医生最不喜欢值班的日子,很多病人都会”走“,每年12月和1月,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去世的人最多。


”节“气和过”节“的节字,其实不单指庆祝节日,也表示病人跨过一个坎,渡劫的意思。生老病死,潮起潮落,无不是阴阳寒热的变化,很多病患在这种阴阳交替的大时空,就容易出现病情波动,跨不过去,这个”节“就成了”劫“。


冬天北方的农村到了11月底,家家户户就开始用海绵或者棉被,包上暴露在户外的水管子、燃气表、地井里的管道。首先把水管的截门关闭,再把管道里剩余的水排放干净,否则管道遇冷变脆,零下几度到几十度的天气,很容易冻裂。


人的血管跟水管一样,咱的血管遇冷也会变脆、变僵硬弹性差。特别是头上就一层皮,没什么脂肪,所以出门要注意穿衣保暖,棉衣棉裤穿起来,一定要戴帽子、口罩、围巾、手套。避免寒冷刺激使血管痉挛,血压剧烈波动,导致脑出血,脑梗死。


每一年这个时候,都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发生,一些四五十岁的壮汉,平时看着身体挺好,满面红光。结果冬至前后,跟朋友聚个餐,吃肉喝大酒,扰动了身心阳气,出了一身汗。吃完饭往外走,没戴帽子头吹着风了,结果没走几步,人突然动不了,拉到医院一查,脑出血,脑梗了。


所以到了冬天还满面红光的人,一定是内热大的人。冬至前后务必要注意心脑血管问题、梗证。怎么调理,很简单,勿吃撑、勿饮酒、勿过劳、勿发怒。


640 (2).png


脑出血、中风的人有几个特点:


一种是非常暴躁,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一点就着。这种人需要修心修口业,经常做一些让自己能静下来、慢下来、磨性子的事情。性格决定命运,脾气决定身体。遇到这种冬三月火旺的时空,很容易触发脑出血和梗证。


还有一种是内心非常压抑的人,内心经常有压抑和愤怒,但敢怒不敢言,憋着憋着最后崩了。就像堰塞湖一样,憋到最后,水涨满了,突然一个地方决堤了,呼啦一下压力猛然释放,这种势能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巨大,势不可挡。


内热大的、发病来的急又猛的,属于太过的梗证,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是,容易出现血压高,体温偏高,局部出现热、胀、痛,血管壁垃圾过多,血热、血粘稠,血在血管里运行起来比较费劲,垃圾糊住管道壁导致管道狭窄,直到堵住了。


从身体层面讲,只要是经常出现手麻、后脑勺发紧、头胀、有堵的感觉(发紧就是受寒了,板结了瘀堵了,气血通过性差了。)一段时间经常头疼、牙疼,尤其是小拇指出现麻,有以上症状,要每天早晚量一量自己的血压是不是稳定,一天多测几次,如果血压也不稳定,一定要提前调理,疏肝、降血热。


这是太过的梗证。


还有一种是不及的梗证。素体虚寒,血压低,身体温度不够,气血运行的非常缓慢,给各个脏腑的供给往往不够或者迟缓,一些管道里物质不足、气也不足,所以整个血管子瘪塌塌的松弛的,也会出现不通畅,这个时候人就会出现不及的梗证。比如轻的健忘、反应慢、局部出现冷痛。


保养方法:护着后脑勺,护着头和下肢,穿高领上衣。让脖子暖起来,上头的气血就畅通,头就不会发木。冬天该穿棉裤就得穿,别让肾太寒,人的气根就在肾。厚棉衣棉裤可以保护人的阳气,让身体恢复觉知能力,有好的觉知能力,才有好的防御能力。


有的人说,我穿棉裤了,7两的棉裤穿着心里还冷,人还缩起来打颤,那你就去煮点姜酒鸡蛋吃,或者每天蒸一点红枣桂圆肉补一补。再或者,每天早上温着喝一小口人参酒,1-2钱就够了。还可以做一做三九灸,趁着一阳生的时候,好好艾灸一下,把阳气灌进去。


冷和热给身体的压力就不一样。热就会让压力加大。所以内热大的人,如果有局部出现瘀堵,气血过不去,很容易血管胀破裂。冷的是动力不够,输送不过去,让局部出现缺血的状态。因此,太过的梗证可以通过输液方式缓解症状,不及的梗证如果输液,输进身体的液体属性寒凉、温度不足5度,会大量耗损人更多的阳气,容易在半夜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


预防梗证的方法也分情况对待:针对太过的梗证,一眼望去这个人大冬天脸红、鼻红、唇红,眼红,脾气特别急三天发一次大火,每天小火不断,见人就发脾气,家里最好准备一点清热凉血的食材,比如1决明子、1-1菊花1之类的食材,(如果家里有祖传的:安×牛×丸、×牛角、×羊角之类的名贵药材更好),以备急用。


现在真的安宫牛黄丸这类珍贵中药不容易买到货真价实的了,实在家里什么都没有,就自学点急救知识,家里准备点采血针和针灸针。真的出现血压高,脸憋的通红、倒地中风了,赶紧第一时间,十宣(指尖)放血、耳尖、鼻尖放血,每个点刺部位挤出来三滴血,也就给120救护车的到来,腾出有效时间了。


针对不及的梗证,往往阳虚,手脚凉的偏多,平时可以炖羊汤,内蒙的羊也好,甘肃、宁夏的羊也好;或者炖山药排骨汤、牛筋汤。炖的时候要用砂锅炖,建议是早上或者中午吃,晚上不建议。     


640 (3).png


【防风】                     


冬至到大寒,水生木旺,木火之气旺,就会有风。《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


风也分“内风”和“外风”。内风就是指身体内热太大,化火为风。比如出现抽搐、震颤、眩晕、眼底出血等。外风,就是外面刮的风。


受了外界的风邪带来的问题有很多,因为风邪这个东西不是一般的坏,他跟其他每种邪气都能协同共犯。比如风寒、风热、风湿。它作为一种载体,其他邪气,就刚好借助它能自由穿梭、自由走窜、所到之处、无孔不入的力量,进入我们身体里捣乱。


比如,风进了皮肤出现风疹;风进了头出现头痛、牙痛;风走了肩颈,肩颈僵硬,局部发麻、发凉、发木。风走了咽喉,可能会失声,也可能会痰多咳嗽。风从口入,走了胃,人就会呕吐、胃寒胃痛。另外还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中风,半身不遂、面部风口眼歪斜、等等。


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阳位是一个对应关系的讲法,对于人体来说,上为阳下为阴,头为阳足为阴,表为阳里为阴;阳经属阳,阴经属阴。从五脏高低位置分布来看,肺的位置最高属阳。所以风邪最容易侵袭哪里呢?肺、皮肤、头部、太阳经……那么伤于风者表现就是:咳嗽、痒、肌肉酸、麻、痛等。


《重楼玉钥·喉科总论》曰:“喉……乃肺之系”,“咽者……为胃之系”。


《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经常咽喉发炎、咳嗽的人,要注意。咽和喉二字是有区别的,咽与喉相连而有别。中医古籍认为,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咽喉上连口腔而通于鼻,下通肺胃,又是经脉循行之要冲。


咽在后,下接着食道,直贯胃腑,属于胃系;


喉在前,下连通气道,合声门,称作喉咙,通于肺脏,属肺系。 


因此咽喉要到是我们人体饮食水谷和呼吸的重要关卡。这个地方相当于一个集散地,非常容易藏污纳垢,而且这个地方容易暴露,皮肤肌肉比较薄,很容易偏寒,寒则痰湿易生。


所以很多经常喜欢吐痰的人,就是咽喉这里容易聚集痰涎。那么平时爱吐痰的,咽喉容易出问题的、甲状腺结节的,注意保护颈项和咽喉,选择高领的衣服,保持咽部的体温。


640 (4)_副本.png


一般遇到风寒初起,风邪首先中伤人体的太阳经,这个时候可能人就开始发冷、打颤、轻微的流鼻涕、打喷嚏。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发散风寒给身体帮对忙,怎么发散呢?食疗上,用辛温发散或者辛凉发散的药食来解表,比如:荆芥、防风、薄荷、姜、葱等。


如果饮食的力量不够,不能快速让身心暖和起来,心里还是冷,症状来的又比较猛,甚至还有点发烧,而且平时你就不爱动不爱出汗,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加上茶灸和泡脚,通过开泄毛孔透汗法,把寒气从里向外赶出去。


【发烧】:


人为什么会发烧?肯定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气候环境和病毒。内因,是你自身的免疫力低下,没有提前预防,身体寒热失衡给了病毒可乘之机。


那么为什么会有病毒?病毒一直存在,地球上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病毒了。而它的需求就是找到合适的宿主,合适的生存环境,繁衍生息。


有的人为什么病毒已出现,第一波就被感染了?而有些人可能一直没有被感染过。即便是和病毒感染的人共处一室,也没有任何症状。这就和人体能量场有关系。


每个活着的人或动物,身体都有个能量场。你的能量场足不足,就看你的阳气足不足。阳气足不足,就看你手脚暖不暖,身体的体温够不够。


阳虚的人,经常处于体温偏低的状态,35度-36度。体温偏高的人,阳气相对较足,也就是你足够保暖的话,身体外面会自发形成一个能量场,一个热场,病邪无法靠近。


倪海厦老师也讲过,正常人,特别是阳气足的人,冬天站在冰天雪地里,你就是不哈气,也能看到身体冒出蒸汽。这就是身体阳气发出的热场,在特殊条件情况下,你就能用肉眼观察到。


 再比如,蛇捕捉猎物是通过感知动物和人的热场,它可以准确感受探测到外界的热力,在大脑里产生类红外热成像系统,快速准确地捕食猎物。所以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是活着的生命,都有能量场。


人的体温高低,决定散发出来的热场有大有小。有的人发烧的时候,你没碰到他的皮肤就感觉他很烫。有的人身体阴寒,特别是容易长肿瘤的人,你靠近他,就会有一种寒辐射。


那么只要在冬天做好一件事,感冒的可能性就非常小。首先,就是不要轻易出汗。毛孔关闭的情况下,阳气比较足,体温偏高,病毒是没有什么可乘之机的,即便是携带了病毒,也是邪不胜正。其次就是通过食补,穿暖,让自己体温上来。再次就是做好外出防护,避免受寒,和回家的清洁消毒工作。


如果不幸中招了,要分清主次,有的人症状就是单纯发烧,那么你根据寒热症状降热或者驱寒就好。如果是发烧加咳嗽,还是先处理急症,解决发烧,再对治咳嗽。如果是拉肚子呕吐加发烧流鼻涕打喷嚏,这个时候要先用炒焦茶的方式止呕,止泻,再来解决发烧,最后再管流鼻涕或者咳嗽等其他症状。这叫调理要先救急,先把急的问题管控起来,再解决表的问题,最后再把附带的其他症状清理掉。


当下感冒如果是外出受风寒了,回家后感觉后背脖子发紧、心里怕冷,手脚也偏凉,赶紧有点温性食材暖阳,起码喝点热热的红茶,或者红糖姜茶来驱驱寒。


640 (5)_副本.png


最后我们来讲讲如何在冬至进补:


对于身体没有疾病的人来说,如果能抓住机会,智慧调理,那么风险最大的时候也是收益最大的时候。凡事会物极必反,一阳生的时候,正是人体的尾闾打开的时候。(尾闾就是我们的长强穴,督脉腧穴。位置:在尾骨尖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这个时候食疗进补,或者做三九艾灸,可以补到你身体最深的地方去。如果不懂食疗和艾灸之法,最简单的可以晒太阳,又被称作“天灸”。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曾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载:“太阳火除湿止寒僻,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和而病去。”是说冬天晒太阳能够帮助我们去除体内的寒气,疏通经络,固护阳气。


冬季的午后可以一边听古琴音乐,一边晒背。《黄帝内经》里说“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听自然之音,调五脏之气。


冬天最好的运动就是散散步、走走路、接接地气。人老先老腿。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常走走,踩踩脚后跟,垫垫脚尖,最能固根补气。


640 (6).png


俗话说:“秋吃果,冬吃根”,冬天吃根类食物非常补益。因为它们常年埋在土里,土气最足,营养也最足,能够补脾益肾。像芋头、莲藕、山药、红薯、白萝卜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养藏,最忌嗔怒。《琼琚佩语·摄生》里曾说:“摄生之道,大忌嗔怒。”养生之道,身心都需要和谐。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就是你跟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环境相处,就会变成什么样。


当你的生活遇到很多烦恼的时候,应该走出来,换个环境,找一个能量层级高的人,跟他谈谈心,通过畅意交流,来提升自己的能量和运气。让那些过往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宁神养肾精,喜乐益心气”。和喜欢的人一起,待在喜欢的地方,找点开心的事情做做吧。


《道德经》讲: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能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他们才是合道的。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需要太完美,生命是一种体验。


(责编 薄荷)

标签:
中医药养生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