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仝小林:善用“象思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融媒体中心2023-09-11 09:48:40
健康阅读:
来源:新华社

2023-09-11 09:48:40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中医药(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新华网 记者王坤朔)


据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 辨证论治、望闻问切、阴阳平衡……一提起中医,相信人人都能说出几个代表中医思维的词语,这也正说明了中医深深植根在我们的文化思维中。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医思维?中医是如何看病的?在现代科技、医学如此发达的当下,中医发展之路应该向何处去?近日,新华网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详解如何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传统优势,同时走好现代中医药创新发展道路。


ca83debb262a406296dc6de1c6a84df3.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接受新华网专访


打开中医“黑箱”,用现代科技解释并发展中医


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科学和技术体系中,中医是仍然活在当代,并且一直在应用,依然在不断完善、丰富的学科。仝小林认为,中医是在科学和人文层面承载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载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医确有疗效,具有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又有温度,是世界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仝小林表示,古代医学汲取了当时最优秀的知识和文化,比如天文地理、农学、算学、哲学,甚至文学、艺术,集古人知识之大成。可以说,中医一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学科。同理,到了当代,科技的进步让人们对于人体、疾病的认识有了飞跃进展,尤其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要跟上形式,吸收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医发展服务。


《黄帝内经》语:“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几千年来,中医诊疗所讲究的“司外揣内”。到了现代,中医被视为“黑箱理论”,虽然可以通过患者前后的状态变化、从疗效进行评判,却无法解释人体这个“箱子”里面究竟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反应。而现代科技、医学的进步,给中医带来了很多启示。“现代的解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能帮助打开‘黑箱’,让人体的生理、病理成为了‘灰箱’甚至‘白箱’。这说明,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能为中医提供更多理解和思考的维度,这对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仝小林说。


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仝小林总结,西医擅长查微观,对疾病精确诊断、精准治疗,疗效具有可重复性等诸多优势,但却缺乏整体思维。中医擅长识宏观,将人体作为整体,调整患者的偏态,但对现代注重的微观指标却不能直接调整。“中医要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重新构建临床诊疗体系。”他说。


中医象思维——天人合一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


望、闻、问、切四诊参合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中医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观察方式,穿过了人体这个“黑箱”,给出相应的诊疗方案。


中医这种长于观察的特点,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思维方式——象思维。仝小林表示,象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在中国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主导思维形式。望、闻、问、切即是中医象思维的具体实践。中医象思维的一个核心便是以自然之理,解人体之理。


象思维的形成过程,是由观象、比象,到意象、抽象,通过观察去发现现象,总结经验规律,进而抽提出理论,再返回去实践中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试错、纠错,逐步完善。


中医临床诊断病证的过程,正是在象思维方法的引导下,根据望、闻、问、切获得信息,比如面象、声象、舌象、脉象等,再通过相关的物象或意象推论疾病的病因、病机,以达到认识病证的过程。


“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本身就是在观象的基础上,将人体现象和大自然现象进行比对,这就是比象,再通过意象进行推测,最后抽象出一种理论,再通过临床实践去验证,不合适的去掉,合适的就保留。”仝小林说,象思维是中医本身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天人合一”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直到现在,中医仍然在象思维的指导下不断发展。比如,用活血化痰的方法治疗动脉硬化,用苦酸制甜理论治疗糖尿病,都是取类比象的生动实践。


仝小林说,根据象思维,中医诊疗注重整体观,擅长宏观调态,通过调动人体的自调节、自修复、自平衡的能力,起到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这种诊疗思路让中医在面对复杂病因疾病、不明病因疾病,比如在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方面,能迅速反应,给出有效方案。


态靶结合,重构中医诊疗体系


现代医学在微观层面取得卓著成效,生化、影像、病理等微观指标逐步替代了症状,成为许多疾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标准。以调态见长的中医治疗,往往无法直接调整微观指标,打靶能力不足,常常面临宏观辨证难以精准起效的问题。


“现代中医在迈向精准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中医的原创思维,又要积极利用现代医学、现代药理,构建现代本草体系,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实现态靶结合。”仝小林强调,中医药现代化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在坚守传统的中医思维、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现代的疾病。


仝小林表示,要构建现代中医本草体系,一定要将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回归中医临床,整合中药药理靶点与中医传统药性理论,使本草同时拥有宏观的药性功效属性与微观的药理靶点属性,以便提高临床选方用药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同时也有助于验证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例如,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叶、黄连、知母等中药的主要成分均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再针对病人不同的态选用适合的药物,实现中医“态靶同调”的精准治疗。


象思维应为中医学生的“第一课”


在仝小林看来,象思维是中医的根本性思维、原创性思维,中医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坚守象思维,培养中医人才也一定要注重象思维培养。


“对中医来说,抽象能力非常重要,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识别‘真相’,抽提出理论。但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象思维是被弱化的。”仝小林说,象思维作为中医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的方法,如果缺了这一课,学生学习过程中依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理解中医,就会产生很多困惑。因此,象思维应该作为中医教育的第一课、必修课。


同时,仝小林提醒,象思维教育应该循序渐渐,不要一上来就讲阴阳、五行这些抽象较难理解的理论,根据象思维的发展阶段,逐步地由观象、比象、意象过渡到抽象,会更易于接受,也能迅速打开中医学生思维的另一扇窗。


仝小林举例,比如教学生理解舌苔,可以带他们去河边观察苔藓,在阳光照射充足、燥热的地方,苔藓是焦燥的,不利于生长;而在寒湿的地方,苔藓往往生长茂盛。发现这种现象的过程,叫做观象,将舌苔和苔藓相联系则是比象。将苔藓的道理类比到人体内的舌苔,如果发现人的舌苔很干燥,稀薄,提示人体环境燥热,而舌苔水分多,厚腻,则提示人体偏寒凉,这是偏于意象。进而抽象总结出舌苔的润燥可以反应人体津液的盈亏的理论。通过观察苔藓来理解舌苔,就是典型的从观象到比象,再到意象、抽象的思维过程。


仝小林表示,在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医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的力量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更要挖掘象思维内涵持续自我创新,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自己,在保障中医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中国文化通过中医这个载体向世界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自信。


(责编 薄荷)


2023
相关推荐
  • 张伯礼谈“理论为先,循证为王”的成功经验

    张伯礼谈“理论为先,循证为王”的成功经验

    聚焦健康中国 络病学(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新华网)据新华网消息,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刘德培、樊代明、张伯礼、张运、吴以岭等近20位两院院士以...

    融媒体中心2024-02-26中医药养生健康
  • 5个字自测丨你是否“寒气入体”了?

    5个字自测丨你是否“寒气入体”了?

    聚焦健康中国 中医(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央广网 记者雷妍)据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气象预报又“全黑”了……龙年首轮寒潮开始发力,多地大风、寒潮、冻雨、降温。在此,中医专...

    融媒体中心2024-02-23中医药养生健康
  • 为什么很多疾病源头是它?

    为什么很多疾病源头是它?

    聚焦健康中国 心理(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来要水)现在人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真的没有错。真的,其实很多病都是自己作的,大多数疾病都和生气有关,不生气就不生病。生气...

    来要水2024-02-21中医药养生健康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