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慢病防治(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马源)
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各专项行动有关情况。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普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是国际公认的威胁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四大类慢性非传染病疾病,虽他们的疾病特点不尽相同,但其防治的基本原则和重点环节是一致的。
第一,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也是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第二,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慢性病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干预越早,治疗管理的效果越好。
第三,规范健康管理是重点。慢性病病程长,一旦得病基本终身伴随。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可以平稳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让慢性病患者像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第四,基层能力提升是保障。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主要依靠基层,基层能力是慢性病管理的基本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在介绍慢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时特别强调:传染病防控不仅要依靠各级政府、专业机构和医疗卫生工作者,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针对个人和家庭提出倡议,使公众进一步提高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积极倡导,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人民共建共享。
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表示:全面落实预防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开展地方病病人的综合帮扶和救治工作,做好大骨节病、地方性氟骨症等患者的救治帮扶,对符合农村贫困人口条件的患者,按照健康扶贫有关政策的要求,我们还要进行综合防治和分类救治。
慢性病一般病程长,得病基本终身伴随,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提到,个人应该关注疾病的早期症状,定期接受肺功能检测,强调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稳步推进和落实。
(责编 郝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