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冬奥会(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康梅)
延庆赛区是北京举办冬奥会的重要比赛场地,其环境特殊,生态比较敏感,如何协调场馆建设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工作面临的挑战。延庆赛区如何在建设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生态?此前延庆赛区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
图片源自网络
在13日上午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延庆区区长于波介绍关于高质量保护动植物的相关举措。
在植物保护方面,场馆建设坚持“避让”为第一原则,能避则避、能让则让,尽量就地保护原生树木,在索道设计上就避让了天然的次生林;对于确实无法避让的,采取近地保护或迁地保护措施。赛区内共建成5个就地保护区,原地保护树木313棵;建成2个近地保护区,近地移植灌草1.1万株;建成冬奥会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和占地面积480亩的冬奥森林公园,迁地移植乔木2.4万株,成活率达到了90.7%。同时,实施表土剥离8.1万立方米,完工后再原土覆盖、原貌修复,最大程度保存种子库,降低生物入侵风险。
在动物保护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或留有野生动物通道,减少夜间施工,安装人工鸟巢,恢复和重建动物栖息地,发现野生动物幼体或受伤的动物,及时进行收容救治。2019年以来,赛区周边多次监测到野猪、狗獾、斑羚等野生动物,2021年,红外相机拍摄到有效照片和视频1.4万余张(条),监测到兽类11种,较2019年增加了1种,鸟类18种,较2019年增长6种。目前,延庆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共有30目95科452种,包含392种鸟类、38种兽类、22种两栖爬行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责编 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