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禁食野生动物已经刻不容缓
2020-02-21 17:59:13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野生动物 (第一健康报道 融媒体中心)


1-1.jpg


张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学者


饮食文化催生饮食需求,但如果管治的力度跟不上饮食需求的膨胀,就带来了问题,如乱食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导致传染病的暴发。饮食文化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需要外界的一个强制手段进行制约。世界上的有些文明对食用特定的动物有严格限制或明确要求,避免了对部分动物的食用。有些文明则将所有生物纳入关怀的范围,一定程度减少了对动物的食用和由此带来的危害。


1-2.jpg


中华文明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造成了饮食的多样化,并推动了餐饮业的繁荣。但有时繁荣背后也有阴暗的角落。不收敛的饮食文化造成对生物界的无限制扩张,也容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强制性的法律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餐饮市场的不规范。如对酒后驾驶的法律限制,大大减轻了酒后驾驶的危害,并催生了代驾等新的服务行业。酒精带来的威胁显然要远远小于病毒带来的威胁,针对食用带有病害威胁的野生动物的处罚,也应超过对酒驾的惩罚力度。有学者指出,不妨向惩治吸毒那样惩治对有病毒传播危害的野生动物的食用。


1-3.jpg


毒品对吸毒者个体、家庭以及社会秩序、国家安全都有着重大危害。而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疾病,不仅对饮食者自身的健康造成重大伤害,还可能导致传染疾病在一个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的暴发,并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如2002-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5个月内造成了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人感染,近800人死亡;而2019年的新冠肺炎截止2020年2月21日,仅在我国就造成累计确诊75116人、累计死亡2239人。传染病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社会秩序。饮食野生动物带来的致命伤害,一次次为人类敲响警钟。加大对可致病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打击力度急需加强。


禁毒对禁食可致病野生动物有一定的参考性。如对非法买卖、运输、持有、窝藏、提供可致病野生动物,引诱、教唆、欺骗、强迫、容留他人非法食用可致病野生动物,均可订立相应罪名;加强对常见可致病野生动物及其危害性的介绍和宣传;开展国际间抵制可致病野生动物食用的合作;设立专门的禁用可致病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等。


传染病的暴发很大程度上与人类的饮食有关。不仅在中国,近年来在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有着很严重地对海豹、鲸鱼等野生动物的肆意捕食。这不仅导致了很多物种种群数量的急剧衰减、甚至濒临灭绝,也带来了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的极大隐患乃至是致命灾难。饮食文化观念看似与经济发展、人类命运的距离是遥远的,可一旦这种联系凸显出来,则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人类要改变以往不健康的饮食观念,政府也应修订法律并加强对乱食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暴发。


责编 薄荷

标签:
健康中国野生动物疫情防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