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访谈(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访谈时间:2022-01-30 10:00
访谈嘉宾:
陆 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尊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刘爱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李英华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监测与评估部主任
本期《在线访谈》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监测与评估部主任李英华。从节日期间心理调试、疫情防护、饮食健康、知识素养等方面,帮您安心健康过大年!
主持人 章力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栏目,欢迎您关注本期的春节专题访谈! [ 2022-01-30 10:00:42.0 ]
[主持人]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每个人也要负起对健康的责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 2022-01-30 10:02:34.0 ]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心理方面的院士、疾病预防方面的首席专家、健康教育和营养方面的专家教授解答大家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将这些答案集结成周到详致的健康“锦囊”:从节日期间心理如何调试到怎样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从春节如何吃得健康到咱们整个健康素养的提高,让您安心、健康过大年! 明天就是除夕了,此刻的您是正在归乡途中,还是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论您在哪里,都希望您能够关注我们的节目。 [ 2022-01-30 10:06:02.0 ]
[主持人]首先,我们将要请出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 2022-01-30 10:09:35.0 ]
[主持人]吴首席将要为大家送出的想必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那就是有关新冠疫情防护的“防护锦囊”。首先,我们请吴首席对于中高风险地区就地过年的朋友给大家一些建议。 [ 2022-01-30 10:10:46.0 ]
[吴尊友]对就地过年的朋友有三条建议:第一,对就地过年的认识,我们知道,这种行为既是保护家人、保护亲戚和朋友,也是对社会控制疫情做自己的贡献;第二条建议,我们身处在中高风险地区,一定要按照要求,配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做好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并努力做好本人的防护;第三条建议,有一些亲人在外地的,虽然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设备的方便、快捷,用远程视频的方式与家人联系,共同欢度安全、祥和的春节! [ 2022-01-30 10:17:18.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明天就是除夕了,有些朋友或许此刻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在回家前和回家途中,我们分别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请吴首席为大家解答。 [ 2022-01-30 10:18:36.0 ]
吴尊友
[吴尊友]无论是返乡过年,还是年后返回工作岗位,出行前,都要及时了解出发地、中转地、目的地的新冠疫情变化情况。如果出发前发现出发地新发生了新冠疫情,要及时取消行程,千万不要抱侥幸的心理继续旅行。 在回家或返回工作岗位的路途中,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我们知道,密闭环境是新冠病毒传播重要的场所。像飞机、火车、长途汽车之类的封闭空间中,空气流通不畅,如果有新冠病人,很容易造成同行人感染。在人多、通气差的密集场所,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旅途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按照当地及相关疫情部门的要求,配合做好测体温及相关证明的查验工作。二是在旅行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人员聚集。三是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向乘务人员报告。四是要协助保持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卫生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美好的旅行环境。 [ 2022-01-30 10:19:41.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那么在回家途中,我们该如何进行防范?全程不摘口罩、不喝水、不吃东西,是个好办法吗?有请吴首席接着为大家解答。 [ 2022-01-30 10:24:08.0 ]
[吴尊友]出行乘坐飞机、高铁等密闭交通工具时,如果同行人中有感染者,摘口罩、喝水、吃东西确实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如果路途比较短,是可以坚持的。如果路途比较长,要尽可能减少摘口罩、喝水、吃东西的次数,缩短每次的时间。 [ 2022-01-30 10:24:59.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针对目前的疫情防控现状,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我们需要坚持做些什么呢?请吴首席接着为大家解答。 [ 2022-01-30 10:25:45.0 ]
[吴尊友]目前正处在全球新冠疫情流行的高峰时期,境外大量新冠病人的发生,对我国“外防输入”造成巨大压力。我国有多地报告本土疫情。大家对于当前的疫情形势的严峻性要有充分认识,千万不能因为我国近两年疫情控制得比较好,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放松了疫情防控的意识。一定要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坚持落实个人疫情防护措施,特别是在通风不好的密闭环境中,比如乘坐公用电梯、公共汽车、地铁、飞机、高铁等,一定要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手卫生等。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并采取措施防止传染家人,以及在就诊过程中可能传染其他人。 只要每个人都能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我们就一定能防范疫情的发生,或者及时控制发生的疫情。 [ 2022-01-30 10:26:29.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近年来,心理健康成为了一个很热的话题,不少朋友稍有不顺就会说“我抑郁了”。围绕心理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要为大家请出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专家介绍)究竟什么是抑郁症?什么是焦虑症?出现哪些症状应该要及时就医呢?陆林院士将要为大家送出一系列的“安心锦囊”,有请陆林院士。 [ 2022-01-30 10:27:34.0 ]
陆林
[陆林]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个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与大家交流心理健康的问题,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医生。 [ 2022-01-30 10:29:39.0 ]
[陆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抑郁或者焦虑的一些情绪反应,比如由于考试成绩不符合预期,工作压力大,或者成年人家庭有些矛盾等,这样我们的心情可能有些烦躁、有些苦恼。但是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正常地睡眠、吃饭和上班、休息,工作和生活都没有影响,这种情况并不是疾病,大家不要担心,这是我们一个健康的个体对外界应激情况的正常反应,通常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者我们身体自身的调整,这些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就会消失。但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冲突、应激始终存在,让一个人平时变得睡不好觉了,吃饭也不香了,或者是工作也不想干了,班也不想上,内心很痛苦,就可能发展为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疾病状态。抑郁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我们的情绪低落,闷闷不高兴,兴趣减退,快感缺失,悲伤,严重的甚至会有自杀、伤害自己的行为。此外,还有些人原来爱说话,现在变得话少,有的人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人甚至不想出门,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总之,抑郁症的表现就是很多人兴趣减退,有时觉得自己做错事,有时老想不好的事情,有时过分地夸大那些负性的情绪,老自罪自责,没有自信心,甚至担心自己的未来。 [ 2022-01-30 10:31:48.0 ]
[陆林]我们的心理问题,焦虑、抑郁、苦闷、失眠,如果压力、冲突、矛盾从我们的生活、工作、家庭中消除了以后,这些应激源不存在了,大部分人都能恢复正常。但是很多人由于不了解,由于不好意思,由于有病耻感,由于不愿意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恼、焦虑、烦恼,长期耗着,这些问题就变得更严重,甚至变成一个不好治疗的精神心理疾病。我们大家了解了,长期存在着焦虑、抑郁、失眠,特别是持续两周以上甚至几个月以上,我们要及时地找专业的医生去治疗,我们不要认为简单的心理问题不是问题,长期耗着,它是一种病,需要治疗。 [ 2022-01-30 10:32:57.0 ]
[陆林]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过度焦虑、担心、害怕、恐惧、担忧、紧张、头晕、呼吸紧促、坐立不安等。它和抑郁症不一样,它就是过分地担心,比如我们古人说的“杞人忧天”,对于很小的事,他放大,害怕、紧张,甚至有一些身体上的症状,例如呼吸比较紧促、待不住、坐立不安、胸闷、手心出汗,这是焦虑症的表现。 [ 2022-01-30 10:34:02.0 ]
[陆林]抑郁症和焦虑症是非常不同的、最常见的一些精神、心理问题,但是两个情况在同一个人身上也可以共同出现,抑郁症的人可以有焦虑症状,焦虑症的人也可以有抑郁症状,大约2/3的抑郁症患者可以合并焦虑障碍。如果你发现自己抑郁或焦虑情绪维持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减轻,例如持续两周以上,一定要找专业医生、专业医生帮助我们诊断和评估,看是不是焦虑症,是不是抑郁症。 [ 2022-01-30 10:34:32.0 ]
[主持人]感谢陆院士的解答,所以说啊,这是不是抑郁症那得听专业医生的。每到春节这样的节日,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等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再叠加上疫情和冬季的因素,如果抑郁症患者在春节感觉到病情加重的话,应该如何处理呢?有请陆林院士接着为大家解答。 [ 2022-01-30 10:35:53.0 ]
[陆林]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对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再加上现在疫情常态化,以及冬季阳光照射时间缩短,抑郁症患者在春节的时候会感觉压力很大,甚至会有病情加重的情况,冬天也容易使人情绪变得抑郁。由于春节的临近、疫情的不确定和季节的因素引起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病情可能有加重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格外注意。我们建议患者要尝试通过自我调适,通过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自我安慰的方法来减轻压力。比如很多人回老家过年,年轻人可能还涉及到父母催婚、催育,还有经济的压力,还有亲戚、朋友的压力,我们由此就需要通过自我调整,不要想这些对自己压力大的事情,另外要学会放松的技术,还有体育锻炼、良好的睡眠、不抽烟、少喝酒,来帮助我们。 [ 2022-01-30 10:36:39.0 ]
[陆林]我们千万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去吃药,怎么吃药、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减药,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大部分人有时看着别人吃什么药自己也跟着吃药,或者觉得别人吃什么药有用自己也跟着吃什么药,这是非常不正确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甚至疾病的状况也不一样,心理状况也不一样,我们需要找专业的医生帮助诊断和治疗。我们一定要根据病情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药物调整,再辅助一些认知心理干预的手段。所谓认知心理干预的手段,就是我们要改变我们对事物、对负性情绪、对一些应激的看法。对一些不高兴的事情,如果我们放大它,我们总想着不高兴,它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不高兴,就是痛苦,就是压力。如果有些压力的事,我们想到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经验教训,甚至给我们一些机会,给我们一些经验,给我们重新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和信念,我们可能就把这个负性的事件变成正性的事情,变成给我们带来生活的经验、工作的经验,给我们带来自我调整的经验,这些刺激、这些应激就不是负性的,它反而就是正性的,能够激励我们。所以我们建议,每个人要找专业的医生来对自己的认知,特别是对负性情绪的认知进行调整和完善。 如果有些人到医院不方便,找医生不方便,不方便直接就诊,也可以利用网络问诊的方式,进行线上咨询等远程干预的方式。现在网络很发达,网络的医疗咨询也很发达,正规的医生、正规的医院都会给我们提供帮助。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主动地寻求社会的支持,和自己信赖的亲人、朋友多交流,倾诉交流自己的应激、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焦虑、自己的抑郁,就能够有助于缓解自己的这些不良情绪,千万不要让自己每天陷在不良的情绪当中,放任不良情绪的发展。 [ 2022-01-30 10:37:49.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陆院士,因为疫情的关系,一些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朋友,不但需要就地过年,可能连小区或者家门都出不去,这种情况,我们在心理上应该怎么调适呢?请您和大家详细地说一说。 [ 2022-01-30 10:38:39.0 ]
[陆林]这种情况下,我们心理上也要进行自我的调整。对于中高风险地区的朋友,我们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严格的防疫措施要遵守。严格的防疫措施不仅仅是考虑到疫情传播风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我们自身健康是一种保护。 其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会有情绪的反应,这是正常的,例如在疫情期间,面对隔离,面对一些小区的控制,我们可能会焦虑、可能会失眠、可能会抑郁,这些都是正常的,很快就会过去。如果比较严重的话,我们同样也要寻求帮助,我们的亲戚、朋友、同事、社区人员、基层人员。另外,重要的是学会合理地调节自己不良的心理体验,尽量丰富日常生活,安排一些室内活动,例如做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和家庭娱乐活动,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乏味感,有效缓解情绪。如果家人不在一起,希望可以每天通过电话、通过视频,帮助我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如果觉得压抑,如果想哭,那么哭一次也可以帮助我们宣泄负性情绪。如果不良情绪难以克服,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可以通过我们的亲人、朋友,甚至是专业人员,给我们一些指导,给我们一些陪伴。目前很多国内的单位,很多心理咨询机构、很多精神专科医院都开通了免费的心理热线和网上咨询平台,我们打个电话,倾诉我们的痛苦,倾诉我们的烦恼和焦虑,得到专业人员和朋友的指导,也能够缓解我们的情绪。 [ 2022-01-30 10:39:47.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所以说,让身体动起来,生活丰富起来,必要的时候哭出来,这都可以帮助大家摆脱不良情绪。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如何保持健康心态呢?我们请陆林院士给大家一些建议。 [ 2022-01-30 10:40:43.0 ]
[陆林]果不是特殊的情况,不是在值班、工作需要或者应激的情况下,我们要按时睡觉,建议11点到12点之间一定要睡觉,不要到12点之后。因为11点左右睡觉是按照我们生物体的节律,按照我们体内跟睡眠有关的褪黑激素分泌的规律,11点半左右睡觉是最理想的, 6点半到7点半起床,白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尽量少睡午觉或者不睡午觉,我们晚上的睡眠可能更好。 第二是我们要设定一个明确的、现阶段可以完成的目标,尝试挑战自我,尝试新的事物,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和设置一个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专注完成,有助于我们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我们也可以学习新的知识,可以培养一种运动、一种兴趣和爱好,只要它是健康的,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帮助的。 第三方面,我们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要劳逸结合,注意饮食,少抽烟、喝酒,我们建议禁烟限酒,避免沾染任何不良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依赖性的物质。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有利于我们心身健康。体育锻炼要求每天45分钟左右,不少于半个小时,要中等强度,达到中度出汗,老年人是轻度出汗,这样的体育强度锻炼标准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晚上的睡眠,也有助于减轻我们的焦虑,减轻我们的抑郁和烦恼。 第四方面,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痛苦的时候、遇到压力的时候,要学会寻求社会的支持。我们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要及时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这样有利于减轻我们的压力。不要对我们心理上的困扰、心理上的问题讳疾忌医,如果长期我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长期不就医,它会变成慢性的,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负担,带来更多的问题。所以我们遇到有些心理压力、心理的问题,焦虑、抑郁,如果不能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康复和疏导。 [ 2022-01-30 11:15:59.0 ]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解答。好了,做好了防护,也调适好了心情,接下来我们将要给大家送上的是“健康锦囊”。首先我们就从饮食健康开始。春节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好吃好喝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既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呢?我们有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刘主任为大家详细解答。 [ 2022-01-30 11:16:49.0 ]
刘爱玲
[刘爱玲]主持人讲的“吃得健康”这4个字特别好。我想,广大观众和主持人一样,对健康越来越关注,意识到假期也不能给健康放假。确实,过一个健康文明年,除了吃好喝好,更应该吃对,这里给大家三条建议。 首先要规律进食,饮食有节。春节期间依然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早睡早起,一天三顿饭,定时定量,一天一顿饭、两顿饭或者是上顿接下顿、嘴不闲着的情况尽量要避免。春节期间,我们吃的食物种类一般都比较丰富,像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类都会有,但要注意的是,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依据膳食指南的推荐,做到饮食有节,不过量,不暴饮暴食,并且依然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特别是肉类不能贪多,也不能不吃主食,蔬菜还是要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做饭烹饪的时候,我们多采取蒸煮炖,少油炸煎。同时,要少喝含糖饮料,少饮酒,可以用鲜榨果汁来举杯祝福。 第二点,合理吃零食。像糖果、花生、瓜子、点心这些零食,是春节的必备品,但这些零食大多含高盐高油高糖,所以大家吃零食要做到“三合理”。首先是种类合理,要选择干净卫生、营养价值高、正餐不容易吃到的一些食物作为零食,比如新鲜的水果、奶制品、原味坚果等等。加工的零食,特别是超加工食品,它的盐油糖比较高,比如薯片、含糖饮料、糖果、饼干、果脯、蜜饯、糕点甜品等尽量少选。我们可以学习看营养标签,也就是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选择低油低盐低糖的零食。也不要吃“三无产品”,也就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也没有生产厂家信息的零食。第二个合理是数量合理,我们还是要一天三顿饭为主,零食只是一个补充,不能本末倒置,用零食来代替正餐。总的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如果正餐吃得太饱,那您就最好不要再吃零食了。第三个合理是时间合理,吃零食的时间不要离正餐时间太近,零食和正餐最好间隔1小时以上,睡前半个小时或者孩子玩耍的时候最好不要吃零食。看电视或者看其他屏幕或者聊天的时候,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多了,这时候要特别留意,最好让零食离得您远远的。 最后,提倡大家在家吃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家人的健康,我们尽量在家里吃饭,陪老人孩子聊聊天,一起下厨比拼一下厨艺,或者借这个机会给孩子教一些怎么做饭这种生活的技能,更能体会阖家团圆的乐趣。另外,自己下厨,饭菜更能保证少盐、少油、少糖。如果您确实要在外面就餐,我们要做好个人的防护。 [ 2022-01-30 11:18:16.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最近我们了解到,不吸烟、不劝酒、分餐制、不浪费成为了过节的新风尚。针对这方面,有请刘爱玲、刘主任为大家介绍一下,您能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吗? [ 2022-01-30 11:18:53.0 ]
[刘爱玲]烟草是我们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烟草烟雾中含有数百种有毒有害物质,含有几十种能够致癌的成分。吸烟和二手烟都可以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增加我们呼吸系统的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这些疾病的风险,所以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摒弃送烟、敬烟这些陈规陋习,做到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来守护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共度无烟的健康佳节。我们要做到“要年味,不要烟味”。 过节、聚会都要喝些酒,这似乎成了一个习俗,但酒对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一点儿酒就会对我们的肝脏造成损伤,过量饮酒会造成急慢性酒精中毒。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报道,有的人因为一次喝大量的酒,被送到了急诊室;有的人因为喝酒过多,昏睡到路边,发生一些令人揪心的意外。长期过量喝酒还会造成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癌症的风险,另外还会导致交通事故和暴力的增加。所以,我们每个人最好不要饮酒,如果要饮酒,应该限制。成年男性一天最大的饮酒酒精量是不超过25克的,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大约啤酒750毫升,红酒250毫升,如果您喝高度白酒,1两就够了;成年女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是不超过15克,大约就是450毫升啤酒,150毫升红酒,30毫升(半两)高度白酒。聚餐的时候,我们不要劝酒,更不要强迫别人饮酒,严禁酗酒,酒后不能驾车。对于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一些特定职业的人群,比如操纵机器、驾车等,还有一些特殊状况人群,比如患有胰腺炎、肝脏疾病的人群,是禁止饮酒的,包括酒精饮料也不能喝。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们更应倡导分餐、使用公勺公筷,不仅有利于防止就餐时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污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分餐还有利于我们控制食量,避免吃得太多,做到合理膳食,防控慢性病,另外也有助于减餐,约束我们自己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自然环境、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在春节中,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要大吃大喝,要节约,不浪费粮食。现在各地的物资供应都比较充足,所以大家在采购的时候不要一下采购很多,特别是容易腐烂的蔬菜、水果等。买回去后要合理储存,避免食物腐败。我们准备食物的时候要尽量减少食物的垃圾,备餐的时候也不要做太多的菜,小分量备餐。对于剩菜,我们要合理存放和食用。在外点餐的时候,我们不要为了面子点很多菜,剩下的菜要打包带走。此外,其实吃的太多,超过了我们身体的需要,不仅对身体的伤害,也是一种营养的浪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饮食有节。 [ 2022-01-30 11:19:51.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身心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应当树立成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所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那么,作为国家级的专业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健康传播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呢?我们有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监测与评估部主任李英华,李主任和大家说一说。 [ 2022-01-30 11:20:31.0 ]
李英华
[李英华]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中心在健康传播方面开展的工作。 我们知道,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用健康教育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国家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近年来,在委党组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健康知识传播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健康传播研究,规范信息的生成与发布。中心配合委宣传司制定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等技术文件,指导各级卫生健康专业机构规范开展健康传播活动。第二个方面是启动了中心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的建设。我们通过专题的开发、社会的征集、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构建健康科普资源库。第三个方面是开发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媒体开展健康传播提供参考依据。第四个方面是我们中心开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推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比如公众减盐系列、艾滋病防控系列、无偿献血系列、烟草控制系列等多个主题的传播材料,受到了广大公众的欢迎和喜爱。第五个方面是成立了健康传播媒体联盟,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用好新媒体平台,打造权威的健康信息传播阵地。第六个方面是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健康科普和健康传播活动,目的是要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推出了一批品牌活动,比如“爱在阳光下”夏令营活动、“青春红丝带校园行”活动、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等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我们中心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健康科普工作水平。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健康技能大赛,组织编写了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教材,用以提升基层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 [ 2022-01-30 11:21:38.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又开展了哪些工作呢?我们有请李主任接着为大家介绍。 [ 2022-01-30 11:22:19.0 ]
[李英华]新冠疫情发生后,按照委党组的部署和委领导的要求,我们中心积极行动,把为各地提供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传播材料作为中心的重点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各地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国家级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我们一项很重要工作内容就是要为各级专业机构提供健康教育的技术支持。我们一方面开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为各地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二是编写系列健康科普材料,组织专家编写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手册,开发了儿童新冠肺炎健康教育系列材料,开发了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材料等;三是开发了电子健康教育材料近400种,开发不同场所的疫情防控系列海报50多种,在中国文明网进行推广,供全国各地下载使用。 第二方面的工作就是我们中心加强了与媒体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传播。中心成立了健康传播媒体联盟,在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小康号、腾讯视频、优酷视频、今日头条、果壳网等多个平台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传播活动。各地也利用社区宣传栏、公共场所电子屏等进行张贴或播放。此外,我们中心利用自有平台和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新华社等多平台发布健康教育信息,阅读量高达30亿次。 第三方面的工作是我们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和做法。我们征集了各地疫情防控的传播材料,进行了分类审核,推选出一批优秀的健康传播材料在全国推广。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对地方工作的指导,总结推广地方经验和做法。 第四方面的工作是为贫困地区提供支持。我们中心将新冠肺炎健康科普材料电子版向云南、青海、西藏、山西、陕西、新疆以及四川凉山、委定点扶贫县、宣传司定点扶贫村及我们中心的定点扶贫村进行了寄送,为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2022-01-30 11:23:16.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前面李主任有提到健康中国建设,党中央、国务院推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健康中国的13个指标之一。那么,什么是健康素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公众健康素养提升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呢?我们有请李主任接着为大家解答。 [ 2022-01-30 11:23:47.0 ]
[李英华]通俗来讲,健康素养是指个人维护和促进自身以及家人健康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基于个人对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获取、理解与应用,是一个人的健康理念、态度、知识、行为、技能的综合体现。2020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3.15%,达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的要求,总体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但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和委领导的指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健康科普工作规范化。协助宣传司起草了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为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提出了建设方案、材料入库标准、评审流程等。二是开展健康素养研究和全国健康素养监测,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循证依据。三是启动了健康素养促进工程,重点围绕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和健康中国行动的要求,加强科学研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健康素养短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脱贫地区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四是开发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传播材料。中心开发了不同主题的系列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教育材料。出版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绘本。五是围绕卫生健康日和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社会倡导,策划了一系列主题传播活动。协助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形象大使、健康达人的评选工作。 我们知道,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对于传染病防控来讲同样也非常重要。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公众做好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行为,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广大公众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表现出了很好的依从性,也是良好的健康素养的表现。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但是疫情尚未结束,在这里,我也希望广大公众不要放松,不要大意,更不要有侥幸心理,要做好个人和家人的防护,把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保持下去,健康平安过大年! [ 2022-01-30 11:24:17.0 ]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的确如此,保持好的习惯,提高健康素养,也是提升了保护您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能力。 从吴尊友首席的“防护锦囊”、陆林院士的“安心锦囊”,到刘爱玲主任和李英华主任联合送出的“健康锦囊”。三个锦囊,让我们是从心出发、做好防护、科学饮食、提升健康素养。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此时此刻,无论您在哪里,我们都在这里守护您的健康!也在这里为您送上新年的祝福,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健康,新年快乐! [ 2022-01-30 11:25:02.0 ]
(责编:段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