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与“风”和“湿”有关吗?
2014-06-11 11:12:52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报道/  


1.jpg


   许多风湿病人都戏称自己的关节比天气预报还准,每逢降温或下雨,关节早早就开始感觉不适。也有风湿病人把自己得这个病归咎于长期住在一楼或是坐月子时沾了冷水。那么,风湿病到底与“风”和“湿”有没有关系。


   西医:病因无关,但湿冷会加重病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杨岫岩教授介绍说,风湿病其实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白塞病、痛风等。其中,天气变化对病情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是关节受到损害的疾病。在这几种病中,骨关节炎与年龄及关节长期负重有关,痛风与饮食结构导致血尿酸增高有关,其他风湿病的病因并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有关,但不认为与“风”和“湿”有关。


   风湿病人之所以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会加重病情,杨岫岩教授解释说,关节腔内没有血液循环,抗寒能力差,在湿冷环境症状会加重。另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者,会促使关节软骨变性,导致骨关节炎。对于一些风湿病人的关节痛像天气预报,杨岫岩教授的解释是,已经出现了损害的骨关节,对天气变化出现过敏反应和关节囊对气压变化的敏感。杨教授告诉记者,天气变化时,一些曾经骨折的部位会出现疼痛,一些外伤遗留的疤痕会发痒,都是同样的道理。


   由此可见,从西医的角度“风”和“湿”不是风湿病的主要原因,而潮湿和寒冷的环境对关节炎是有害的。因此,建议风湿病人在潮湿和寒冷的季节使用电热毯,以下肢和腰部酸痛为主的风湿病,可用“单人床”的电热毯打横铺在大床的下半端,既干燥保暖,又起到理疗的功效,是经济实用的保健方法。


  中医: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中医又是如何看待风湿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林昌松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内经·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中医风湿病多归属于“痹病”范畴,认为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痰湿、淤血或热毒,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的疼痛、麻木、酸楚、肿胀、僵直、变形及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大类病症。这是中医风湿病的概念。


   林昌松解释说,中医认为,风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正气不足(包括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脾胃功能虚弱),这个内因夹杂着外界风寒湿邪,两方互相作用下,就诱发了风湿病。这与西医对风湿病的看法并不矛盾,两者是不同的理论体系,其实是不具可比性的。


“不死的癌症”也可以优质生活


   关节肿胀、疼痛、早晨起来关节僵硬……类风湿关节炎(又称“类风湿”)让无数的患者苦不堪言,有人用“不死的癌症”、“活着的僵尸”来形容这些病人。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2%-0.36%,患者超过500万。风湿病治疗专家表示,通过早干预、规范治疗,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控制病情的效果,而且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并不矛盾,两者可以优势互补,有机结合起来,让患者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早干预可避免关节变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内科杨岫岩主任介绍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紊乱导致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侵犯任何关节,但最常侵犯的关节有三组,腕关节、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如果这三组关节出现红肿热痛,那就要高度怀疑是否为类风湿关节炎,及时到医院的风湿专科就医。医生会开具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相关检查,来确诊是否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早诊断、早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杨岫岩解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痛、僵硬如果得不到控制,就会出现骨质的损害,进而发展为关节的变形,最终失去功能导致残废。早期有效的治疗,不但可以将病情的进展控制住,避免发生骨质损害、关节变形和丧失功能,还有可能达到完全缓解,恢复到“无病状态”。


消炎止痛药


无法阻止病情进展


   在以往,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通常首选消炎止痛药,再不行就用激素。然而学术界已经证明,消炎止痛药无法阻止病情进展,激素更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鸦片”,不少病人通过激素缓解疼痛,却招来骨质疏松、感染、糖尿病、体型改变等副作用。依靠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危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


    杨岫岩介绍说,甲氨蝶呤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治疗作用强、副作用小的药物,适合于作为类风湿的长程治疗药物。甲氨蝶呤价格低廉,症状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甲氨蝶呤每月不到5元人民币,而注射甲氨蝶呤每月药费也只需二十几元。


   生物制剂的应用是近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一个革命性的进展。据杨岫岩介绍:生物制剂疗效明确、起效快速,对于严重的和顽固的类风湿关节炎,在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制剂,多可获得显著的疗效,但由于价格昂贵与容易感染问题,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中西医可优势互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林昌松介绍说,中医治疗风湿病与西医并不矛盾,两者各有优势,其实是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西医药的特点是起效快、药效强,如果病情发展较快、病情较重,西医药的干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西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大,在使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中医中药的特点是起效比较缓慢,但其优势是能长期服用,远期疗效会越来越好。对于已经开始西医药治疗的患者,除非不能耐受,并不建议随意停药而单纯用中医治疗,这样就可能因为用药间断、治疗不规范,而导致病情出现反复,当频繁复发时,就可能因为病情进展等原因而增大治疗难度。


   他介绍,中医治疗风湿的另一个特点是“辨证论治(即个体化治疗)”,这与风湿病的临床特点有密切关系。风湿病的同一种病可能有不同亚型;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症状表现可截然不同;因年龄、体质、发病季节、地域等的不同,表现的症状可明显不同;不同的病人对治疗反应也不同等,只有辨证论治才能恰到好处地给予治疗。


   另外,中医外治法丰富多彩,如针灸、火罐、埋线、熏蒸、外洗、敷药、小针刀等,为风湿病治疗增添了诸多有效手段。这些对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都有帮助。


 


 这些病也是风湿病!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是由于年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强直性脊柱炎


   很多人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骨科疾病,其实它是一种血清阴性的“风湿病”。致病的机理还不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男性病人多于女性病人,且以年轻的男性居多。


   很多患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起病时腰背痛,以晨起腰背僵硬、活动后疼痛减轻为特点。强直性脊柱炎随着病情发展最终会导致脊柱或髋关节畸形,在X线照片中“强直”的脊柱显示如竹节样改变,病人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晚期即使做手术也不能完全改善。可是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情形会大为不同。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遗传、性激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红斑狼疮分多种类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部分病人还同时伴有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且多较严重,患者可因狼疮肾炎、狼疮脑病及长期大量使用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生命。


  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生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急性痛风发作时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而表现为受累关节严重的疼痛、肿胀、红斑、僵硬、发热,且症状发生突然,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造成急性炎症反应性滑膜炎。多数病人在轻度创伤或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特别是饮用啤酒或吃海鲜、吃火锅)和酗酒之后诱发。


  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种血管炎,大多数病人只侵犯黏膜下的小血管,引起黏膜溃疡,但有少数白塞病会累及全身大小血管,导致大血管或内脏的损伤,会危及生命。总体来说,女性患者多数较轻,以黏膜溃疡为主;而男性病人多数较重,常累及内脏和血管。如果每年有3次以上口腔溃疡,伴有阴部溃疡、眼睛及皮肤问题、关节疼痛等情况,需要警惕白塞病,建议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虽然目前白塞病还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但规范的抗炎和免疫治疗常常可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


  皮肌炎


    皮肌炎也属风湿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种皮肤损害,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异常对自我的异常识别以及血管病变,三者亦可能有相互联系。任何部位的肌肉均可发病,但以四肢近端肌肉、颈部屈肌、脊柱旁肌肉、咽部肌肉等最为常见。本病起病多较隐袭,病情大多于数周或数月发展至高峰,一般病人从感到无力到去医院就诊多为3~6个月,少数是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日常防护 不可忽视


   住


   行食饮练


    风湿病人,特别是有关节痛的病人,要注意防寒保暖。杨岫岩教授建议,对于有关节痛的病人,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使用电热毯。多数有关节痛的风湿病人主要集中在下肢关节痛,也常常会感觉脚冷,这时可以把单人电热毯打横放于腿下,起到下肢保暖的效果。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把电热毯放于整个身体下。在梅雨季节,即使室温不低,仍可在睡觉前先开一会儿电热毯,祛除被褥中的湿气,然后关掉电热毯再睡。在夏季,有关节痛的风湿病人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调至过低,不得不在空调环境长时间工作、生活的,要穿长衣长裤来保护关节。


   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选择的床不要过软,枕头也不要过高,否则容易出现驼背。  


   行


   特殊的红斑狼疮病人尽量不要在日光下活动,日光照射以后出现皮疹,病情加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避免固定一个姿势过久,否则会加重脊柱强直。有骨关节炎的患者避免做爬楼、爬山、下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


 食


    风湿病人在烹煮方面尽量用蒸、煲、炖的方法,比较平和的饮食不容易上火。有些风湿病要忌口,如痛风患者不要吃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


   饮


   痛风病人忌饮酒,尤其是啤酒。有些风湿病人喜欢喝药酒,但如果饮得不恰当的话,容易上火并加重病情。


    练


   日常方面的锻炼很重要,得了风湿病如果整天躺在床上不动的话,关节容易硬化变形。一定要适当锻炼并持之以恒。如类风湿关节炎,可采取以下自我推拿锻炼:①摇法:每天晨起后坚持自我摇动腕、掌指、指间关节以达到消肿镇痛的作用,维护和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②按揉捻指法:坚持每天双手交替捻动十指关节,按揉各关节和相关穴位,以达到缓解痉挛、疼痛、消肿的作用。但是急性期要减少关节活动,避免加重关节炎症。


    灸


   艾本身有调节气机、改善气血流通、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灸,是对穴位的热刺激。艾灸是“艾”与“灸”的双重作用。风湿病人可以经常艾灸足三里(可调节胃肠功能)、三阴交(可调节睡眠)、涌泉(补肾)、关元和中级(可祛除下焦的寒湿)等穴位。


风湿病食疗方


木瓜烧猪蹄筋


 


  童子鳝泡酒白番鸭肉汤


    食疗对风湿病人也大有裨益。林昌松主任提醒说,辨证配膳是食疗的基本原则,风痹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之品,忌生冷;湿痹者宜用茯苓、薏米等药品;热痹者一般是湿热之邪交织,药膳宜用黄豆芽、绿豆芽、丝瓜、冬瓜,而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木瓜烧猪蹄筋


   食材:木瓜30克,猪蹄筋300克,青菜头100克,料酒、姜、葱、盐各适量。


   做法:猪蹄筋用清水漂洗干净、切段;青菜头洗净,切小块;姜切片,葱切段。将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炖1小时即成。每日1次。


   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适用于筋脉拘急、风湿痛、关节不利等症。


   童子鳝泡酒


  食材:童子鳝0.5公斤、白酒1公斤


   做法:童子鳝用绳系尾,悬于窗口处阴干后,泡入白酒中,浸泡1个月后即可,每日2次,每次1匙,2个月为1疗程。


  功效:童子鳝性温善窜,能活血舒筋、驱风除湿。


   白番鸭肉汤


   食材:白番鸭肉1千克,植物油1匙,黄酒3匙


   做法:炖鸭至酥烂,喝汤吃肉。


   功效:白番鸭补脏腑、强筋骨。本方能祛风除湿、润五脏、利筋骨,适用于风湿筋骨痛。


    猪肉辣椒根汤


   食材:猪瘦肉100克,辣椒根90克


   做法:猪瘦肉、辣椒根共煮汤,调味即可,每天1次,连吃5-7天。


   功效:本方对寒邪偏胜、疼痛剧烈的寒痹患者有益。


   五加皮酒酿


   用料:五加皮50-100克,糯米500-1000克。


   做法:将五加皮洗净,加水适量,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煎取2次。再将煎液与糯米同煮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天适量食用。


  功效:本方适用于湿邪偏胜、重着酸楚的湿痹。


  风湿治疗,别迷信保健品


   有关风湿病保健品的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杨岫岩教授说,真正对风湿病有作用的保健品不过两三种,其他的或是无效,或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一般来说,他都不建议风湿病患者服用保健品。他举例说,有的保健品号称自己有“双向免疫调节能力”,可实际上,在风湿免疫病学科并不认同这个概念,这不过是商家推销产品的噱头而已。有的保健品号称是含有“多种本草精华”,而从免疫学的角度,所含的本草种类愈多,过敏的概率就愈高,风湿免疫病人特别忌讳过敏。


   对于保健品宣传中的“珍稀名贵药材”,杨岫岩分析说,“珍稀名贵”,说明人类甚少接触、甚少食用,其发生过敏的几率会高于普通的药材和食物。同样的道理,杨岫岩也很反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而在关节炎的保健品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钙剂和维生素D是被学界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小肖  来源:羊城晚报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