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胡大一,王拥军,马长生四大名家谈预防“房颤”
2013-04-01 16:37:26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报道http://dyjkbd.com/ 记者九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了解到预防脑卒中(俗称“中风”)的重要性。可是,脑卒中到底该怎么防,要防些什么?很多人却是一知半解,“房颤卒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更加陌生了。



王陇德(上左)胡大一(下左)(马长生(上右)王拥军(下右)四大名家谈预防“房颤”



                                     


专家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


房颤使卒中风险增5倍


  2008年,我国国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位死因,其中脑卒中约占一半。而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将患者的脑卒中危险提高了5倍。脑卒中发病中,大约有20%归因于房颤。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 6.9%。


  作为房颤第一大患病人群的国家,我国目前有房颤患者近800万人。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珍惜生命、爱护心脑血管,尽一切可能降低房颤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王拥军,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房颤是卒中预防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1年《如何避免亚太地区卒中危机》报告指出,亚太地区脑卒中患者人群已经占到了全世界一半以上,其中,房颤是预防卒中的关键人群之一。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临床常规诊断出来的房颤相关卒中,只占了脑卒中人群的6%,有一大半患者是没有被诊断出来的,成为潜在的脑卒中“储备军”。这些人一旦发病,死亡风险可以达到普通脑卒中患者的5倍。此外,房颤是一个高度和年龄相关的疾病,患者年龄越大,房颤对卒中的“贡献”也就越大。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心脏联盟理事、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国际理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


抗凝治疗是首选


  总的来说,我国房颤卒中治疗现状问题重重。一方面,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房颤,直到发生脑卒中、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时候才被医生诊断出来,导致诊断率极低。另一方面,预防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是抗凝,可多数患者并不了解这一点,甚至对抗凝治疗有恐惧感,治疗依从性很差。据2010年最新的全球性房颤注册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率仅为10%,且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6%的人群达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范围。


  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抗凝治疗的认知水平非常重要。目前,除了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一些新型抗凝药物的上市,也为房颤卒中的预防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马长生,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人人都要预防


  房颤卒中,就像潜伏在心脏里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面对这一疾病,我们目前最主要的目标是预防为主,同时及时发现新的药物、外科、器械治疗等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要学习国外经验,动员患者主动参与进来,和医生一起积极制订挡住房颤卒中的方案。


  日常生活中,最好以防为先,不让心跳轻易“失控”。首先,应养成少吃多餐的良好习惯,避免过饥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日常饮食应清淡、低盐,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等。其次,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加班熬夜,如果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很容易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甚至诱发心律失常或猝死。再次,要学会适当控制情绪,大喜大悲时人非常激动,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最后,生活中别贪多求快,无论运动、进餐等,都要循序渐进慢慢来,突然的剧烈活动、狼吞虎咽等动作,很容易导致心悸、头昏,甚至发生昏厥等危险。


    第一健康报道http://dyjkbd.com/ (新闻热线18911595819/52478634)


                                                          (责编 郝剑一)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