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中宏观察家杨宜勇访谈(下篇):“稳”字当头补短板高质量发展惠民生

融媒体中心2020-02-14 11:50:39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0-02-14 11:50:39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民生(第一健康报道 融媒体中心)

 

中宏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王镜榕 摄影记者 康书源)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指出,过去一年,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连续第7年超过1300万人,民生进一步改善,成绩得来十分不易。同时,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不足和面临的困难挑战。


 微信图片_20200214120651.jpg

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李克强说,今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更加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前,中宏观察家、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就我国民生建设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保障高质量公共服务责无旁贷

 

中宏网记者: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举国同庆祖国70周年华诞。置身2020年,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感受到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不论是扶贫脱困决胜攻坚还是高质量发展再掀新章;不论是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还是各领域制度成果成熟定型,都亟待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境界。那么,回头看70年新中国民生发展,您有何感言?立足“百年未有大变局”之新起点,您有何眺望?

 

杨宜勇:

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新中国民生发展七十年》这本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七十年壮丽史诗。
事非经过不知难。70年新中国民生发展总体上是循序渐进的,可以划分为站起来时期的民生发展,是最基本,低水平的;富起来时期的民生发展是,增量型的,中等质量的;强起来时期的民生发展是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牢牢把握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全面小康之后,基本公共服务一定会继续推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协同发展。


一方面,民生建设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百姓的社会权利一定会维护和保障得更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好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责无旁贷。


 微信图片_20200214114844.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

 

“九个有所”雏形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期待

 

中宏网记者: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布局年。见微知著,您对关乎老百姓真实“获得感”的教育、养老、医疗、就业、消费等热点问题有何预期和建言?

 

杨宜勇:

展望未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民生发展七十年》这本书,提出了“九个有所”的雏形。
发展是不断与时俱进的,问题也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老百姓对教育、养老、医疗、就业、消费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一定不断提高底线的高度,与此同时要更好满足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需求。通过社会事业和幸福产业两条途径,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虽然我国先后制定了两部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主体和指导标准,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但是由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等发生深刻变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不少突出短板,人民群众在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有许多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以补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一定要以强弱项促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一定要以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实现国民经济和民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责编 郝健一)


关键词:民生经济目标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